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D-二聚体检测技术:从Gaffney到自动化革新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D-二聚体检测技术:从Gaffney到自动化革新

引用
搜狐
13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210786153_99903472
2.
https://www.okaybio.com/d-dimer/formation-of-d-dimer-and-clinical-significance/
3.
https://m.antpedia.com/news/2322925.html
4.
https://www.okaybio.com/topics/D-dimer-influence-factor/
5.
http://www.diagreat.com/news_view.aspx?nid=2&typeid=4&id=897
6.
https://www.medicalexpo.com.cn/zhizaoshang-yiliao/ning-gu-fen-xi-yi-545.html
7.
https://www.meridianbioscience.com/cn/lifescience/products/antibodies-antigens/cardiac-cholesterol-markers/d-dimer/
8.
https://rs.yiigle.com/cmaid/1473714
9.
http://www.tjmuch.com/system/2021/05/11/030005807.shtml
10.
https://www.biomart.cn/news/16/2976878.htm
11.
https://rs.yiigle.com/CN115399202004/1473714.htm
12.
https://www.ok1.com.tw/d-%E4%BA%8C%E8%81%9A%E9%AB%94-%E8%A1%80%E6%A0%93-%E5%87%BA%E8%A1%80%E6%80%A7%E7%96%BE%E7%97%85-%E6%87%89%E7%94%A8
13.
https://www.vbdata.cn/1518909703

自1972年Gaffney首次提出D-二聚体检测以来,这一技术在临床诊断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随后,Rylatt等人研发了单克隆抗体检测D-Dimer的方法,乳胶凝集法被誉为“金标准”。进入90年代,ELISA分析法和乳胶增强型免疫分析法相继出现,进一步丰富了检测手段。到了本世纪初,免疫比浊法实现了自动化检测(D-dimer Plus),极大地提高了医疗服务的质量。这些发展不仅提升了临床诊断的精确度,也为患者带来了更便捷高效的治疗体验。

01

从发现到标准化:D-二聚体检测技术的演进

1972年,Gaffney首次提出D-二聚体检测,开启了这一领域的研究序幕。然而,早期的检测方法存在诸多局限,如特异性不高、操作复杂等。直到1980年代,随着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引入,D-二聚体检测才迎来了突破性进展。

1983年,Rylatt等人开发出首个针对D-二聚体的单克隆抗体(3B6/22),并建立了乳胶凝集法,这一方法迅速成为当时的“金标准”。单克隆抗体的使用显著提高了检测的特异性和灵敏度,使得D-二聚体检测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成为可能。

进入90年代,D-二聚体检测技术迎来了新的革新。1990年代中期,bioMérieux公司开发了基于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的荧光终点检测分析(酶联免疫荧光分析,ELFA)。这一技术不仅保持了与传统ELISA相当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还实现了自动化操作,将检测时间缩短至30分钟,极大地提高了检测效率。

02

技术革新推动临床应用

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D-二聚体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范围也日益扩大。目前,D-二聚体检测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 静脉血栓栓塞(VTE)的诊断:D-二聚体检测是排除VTE的首选筛查方法。对于临床可能性低的患者,高敏感度D-二聚体定量检测阴性可直接排除VTE,阳性者则需要进一步进行影像学检查。

  2. 急性主动脉夹层(AAD)的筛查:在临床低度可能性患者中,D-二聚体阴性可以排除AAD。但对于高度疑似患者,仍需直接进行CT血管造影检查。

  3.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监测:虽然不建议单独使用D-二聚体诊断DIC,但其水平变化可作为病情监测的重要指标。

  4. COVID-19相关凝血病的评估:D-二聚体水平升高是COVID-19患者病情严重和预后不良的重要标志。建议将D-二聚体作为COVID-19患者入院常规筛查项目之一。

03

未来展望:POC检测与标准化挑战

近年来,点-of-care(POC)检测技术的发展为D-二聚体检测带来了新的机遇。POC检测具有快速、便捷的特点,特别适用于急诊和基层医疗机构。目前,已有多种POC检测方法应用于临床,包括免疫层析、荧光检测和化学发光等技术。

然而,D-二聚体检测仍面临一些挑战。由于不同检测系统采用的单克隆抗体不同,导致检测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建立统一的检测标准和参考体系,实现结果的可比性,是未来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此外,随着精准医疗的发展,D-二聚体检测有望在个体化治疗中发挥更大作用。例如,通过监测D-二聚体水平,可以更精准地指导抗凝治疗的用药和疗程,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出血风险。

从最初的实验室检测到现在的自动化、POC检测,D-二聚体检测技术的发展历程见证了医学检验领域的进步。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和完善,D-二聚体检测必将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