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首获"戈登·贝尔"奖!高性能计算实现重大突破
中国科学家首获"戈登·贝尔"奖!高性能计算实现重大突破
近日,在美国盐湖城举办的全球超级计算大会上,中国科学家团队凭借"千万核可扩展全球大气动力学全隐式模拟"项目,斩获高性能计算应用领域的最高荣誉——"戈登·贝尔"奖。这一突破不仅终结了该奖项30年来被美国、日本垄断的历史,更标志着中国在高性能计算应用领域迈入世界前列。
创新突破:千万核可扩展的全隐式模拟
此次获奖的研究由中科院软件所杨超研究员领衔,联合清华大学、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家单位共同完成。项目基于我国自主研发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实现了全球首个千万核规模的高效并行求解。
研究团队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全隐式求解器,通过改进区域分解、多重网格和不完全矩阵分解技术,成功克服了大规模并行计算中的效率瓶颈。这一突破使得大气动力学模拟的分辨率首次达到500米以下,远超现有主流模式。
中国超算:从"追赶"到"领跑"
近年来,中国在高性能计算领域持续发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根据最新发布的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榜单,中国已连续多年蝉联榜首。其中,"神威·太湖之光"和"天河二号"等系统多次问鼎冠军。
在系统制造方面,中国企业也展现出强劲实力。目前,联想、浪潮等厂商在全球高性能计算系统市场份额中占据重要地位。据统计,中国TOP100超级计算机的入门性能已超过全球500强的平均水平,彰显了中国在高性能计算硬件领域的领先地位。
应用前景:驱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高性能计算作为现代科学研究的关键工具,已在多个领域展现出巨大价值。在天气预报领域,通过高性能计算可以实现更精准的预测;在生物信息学领域,高性能计算助力基因测序和蛋白质结构分析,加速新药研发;在能源勘探领域,高性能计算帮助地质学家发现新的油气资源,优化能源开发效率。
此次获奖的全隐式求解器技术,未来有望应用于航空、地学、能源等多个领域的复杂计算问题,为相关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得"戈登·贝尔"奖,不仅是对我国高性能计算应用能力的认可,更展现了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综合实力。随着高性能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将在更多科技前沿领域实现突破,为全球科技进步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