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肌肉酸痛后如何安排训练?这份科学指南请收好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肌肉酸痛后如何安排训练?这份科学指南请收好

肌肉酸痛是每位健身爱好者都会遇到的挑战,特别是在高强度训练后。如何科学地安排训练和休息,既能保持锻炼效果,又不会因过度训练而受伤?本文将为你提供专业的指导。

01

如何判断肌肉酸痛的程度?

肌肉酸痛主要分为两种类型:急性肌肉酸痛和延迟性肌肉酸痛(DOMS)。

  • 急性肌肉酸痛:通常发生在运动过程中或运动后不久,是由于肌肉疲劳或代谢产物堆积引起的,一般在休息后很快消失。

  • 延迟性肌肉酸痛(DOMS):通常在运动后24-72小时达到高峰,持续4-7天自然缓解。这是肌肉轻微损伤后的正常修复过程,无需完全消除即可继续训练。

根据疼痛程度,可以将其分为三个等级:

  • 轻度(1-3分/10分):可继续训练,但需降低强度或调整部位。
  • 中重度(≥4分):建议休息,避免加重损伤或引发横纹肌溶解症。
02

科学安排训练计划

1. 分肌群训练原则

  • 大肌群(胸、背、腿):需72小时恢复
  • 小肌群(手臂、肩):需48小时

例如:周一练腿(酸痛持续至周三),周三可练背或胸,避免连续刺激同一肌群。

2. 动作关联性原则

避免训练涉及酸痛肌群的动作。比如三头肌未恢复时,不建议进行胸肌训练,因为许多胸肌动作(如卧推)也会用到三头肌。

3. 穿插低强度运动

在肌肉酸痛期间,可以进行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瑜伽、游泳等,这些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恢复。

03

加速恢复的具体方法

1. 营养补充

  • 蛋白质:修复肌纤维
  • 碳水化合物:恢复糖原
  • 水分及电解质:保持身体水分平衡

2. 物理恢复手段

  • 48小时内冷敷:减轻炎症
  • 48小时后热敷/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 动态拉伸:缓解僵硬,提高灵活性

3. 充足睡眠

保证7-9小时高质量睡眠,促进激素分泌和修复。

04

实用建议

  • 新手建议:初期以适应为主,每周3次训练,逐渐增加频率。
  • 进阶策略:采用分化训练(如胸/背/腿循环),确保各肌群充分恢复。
  • 关键原则:听从身体信号,避免疼痛加重,长期坚持后肌肉适应能力增强,酸痛感会减轻。

示例计划
周一:腿部训练 → 周二:休息/低强度有氧 → 周三:背部训练 → 周四:核心/瑜伽 → 周五:胸部训练 → 周末:休息。
根据恢复情况灵活调整,逐步提升强度。

记住,科学训练和合理休息是取得进步的关键。不要盲目追求高强度训练,而是要学会倾听身体的声音,合理安排训练和恢复,这样才能在健身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