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山西古村落:董家岭村——黄土高坡上的小布达拉宫
探访山西古村落:董家岭村——黄土高坡上的小布达拉宫
在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南关镇,有一座被誉为"黄土高坡上的小布达拉宫"的古村落——董家岭村。这座始建于明末清初的古村落,以其独特的全封闭城堡式建筑和精美的明清民居而闻名,2009年被评为山西省历史文化名村,2013年入选中国传统古村落名录。
独特的建筑布局
董家岭村依山而建,整体布局呈扇形,前以峭壁为屏,后以峻岭为靠,下以河水为险,底以磐石为基,错落有致,蔚为壮观。整个村庄以村中大槐树和对面的魁星楼、文笔塔为轴线分布,西部九层,东部五层,以巷道为纽带,立体交叠,明暗互通,形成了可居、可匿、可防、可退的多功能山地建筑形态。
村内保存完好的明清民居多达63处,均为砖砌窑洞式建筑。走进任意一座院落,都能感受到其独特精美的造型和对自然地势的充分利用。其中,"董家岭二号民居"最为典型,高大的门庭、五根高达8米的柱栏,以及厢房上部的"绣楼"残垣,无不彰显着昔日的繁华。
精美的雕刻艺术
董家岭村的古建筑中,木雕、砖雕、石雕"三雕"工艺运用广泛,主题丰富多样。从农耕场景到花草鸟兽,从岁寒三友到麒麟卧松,从鸳鸯荷花到吉祥如意,这些精美的雕刻不仅展现了高超的工艺水平,更体现了董家岭先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浓厚的晋商文化
董家岭村是灵石"八小家"之一的赵氏家族所在地。赵氏家族的商号遍布山西、河南、河北、天津等地,临汾鼓楼东大街曾有半条街都是赵家永和堂的生意。村内现存的银楼院、宰生院、钱庄当铺院、戏台、家祠、店铺、镖局、油坊、醋坊、豆腐坊、酒坊等遗址,见证了赵氏家族的辉煌历史。
保护与开发
近年来,董家岭村启动了保护性开发工作。村委会自2015年开始实施村民分批搬迁,并对古建筑和古民居进行修复。目前,村内已修复多处院落,初步还原了明清时期的社会结构和聚落经济。
随着保护工作的推进,董家岭村逐渐成为旅游热点。村口的农家乐在节假日期间每天能吸引100多位省内外游客留宿。此外,村里还发展了黑山羊养殖业,每年给村民带来十几万元的收入。
董家岭村中有一株300多年历史的九龙槐,虽主干已干枯,但旁枝却生发出茂密新芽,象征着这座历经数百年风雨的古村落正在重获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