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转本最火专业:人工智能,是风口还是陷阱?
专转本最火专业:人工智能,是风口还是陷阱?
人工智能:专转本最火专业,但真的适合你吗?
“本科读人工智能不如读计算机和数学,慎选!”
“人工智能专业是新晋天坑,清北以下别沾边。”
几个月前,重庆高考生陈鹏想报考浙江某“双非”高校的人工智能专业,但他发在社交媒体上的求助帖收到的多是劝退建议。许多“过来人”表示,人工智能专业刚兴起,自带热点和营销属性,高校培养质量参差不齐。如果不打定主意读博深造,很可能本科毕业即失业,更别提“百万年薪”了。
自2018年国内首批35所高校开设以来,人工智能专业开始扎堆出现。2019年,有179所高校成功申报,2020年有130所。今年3月,教育部公布了新一批38所高校备案人工智能本科专业名单,它们将于2024年秋季开始招生。截至目前,国内超过500所高校获批开设人工智能专业。除了顶尖名校外,这些学校中不乏“双非”、专科类院校。
为什么这么火?
人工智能专业的热度,可以从多个维度得到印证:
高校开设热情高涨:从最初的35所高校,到现在超过500所高校开设,增长速度惊人。
学生报考热度高:在一些顶尖高校,人工智能专业的录取分数线已经超过了传统的计算机专业。例如,浙江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吴飞教授就观察到,近两年许多顶尖高校的人工智能专业在浙江省的收分都已经超过了传统计算机专业。
国家政策支持:2017年,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了到2030年的人工智能发展“三步走”战略布局。2021年,国家“十四五”规划将人工智能列入八大前沿领域的首位。各地也在围绕重点行业的智能化应用进行布局。
就业前景如何?
人工智能专业的就业前景总体向好:
人才需求量大:据智联招聘发布的《2017人工智能就业市场供需与发展研究报告》显示,过去一年中,人工智能的人才需求增长近3倍。数据显示,我国人工智能相关人才缺口超过500万。
就业方向广泛:
- 科研机构:可以进入各类研究院所从事研究工作
- 软硬件开发:在科技公司从事AI相关产品的研发
- 高校:留在高校任教或继续深造
- 行业应用:在医疗、金融、制造等行业从事智能化解决方案的开发
- 薪资水平较高:报告显示,40%拥有AI技能的人才月薪在1万至1.5万之间,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如何选择院校?
目前开设人工智能专业的院校众多,从顶尖高校到地方本科院校都有。选择院校时可以考虑以下因素:
学校层次:一般来说,985、211高校的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更雄厚,但竞争也更激烈。
专业特色:不同院校的培养方向和特色不同。例如,一些工科院校可能更侧重于工程应用,而一些综合性大学可能更注重理论研究。
地理位置:选择就业机会较多的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等。
个人兴趣和能力: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合适的院校和专业方向。
存在的问题和风险
虽然人工智能专业前景广阔,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风险:
培养方案不够成熟:很多学校的培养方案还在探索阶段,课程设置与计算机等专业雷同,缺乏特色。
教学质量参差不齐:部分高校存在“蹭热点”嫌疑,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不足。
就业竞争加剧:随着开设该专业的院校增多,未来就业竞争可能会加剧。
学习难度大:人工智能涉及计算机、数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跨学科思维。
结语
人工智能专业无疑是当前最热门的专业之一,但是否适合每个人,还需要理性思考。选择专业时,不仅要考虑就业前景,更要结合个人兴趣、能力以及未来发展规划。无论选择哪个专业,持续学习和不断提升自我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