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华勒氏变性:从影像学到神经修复的最新进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华勒氏变性:从影像学到神经修复的最新进展

引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5
来源
1.
https://fuwu.most.gov.cn/html/tztg/xzxkzx/20210824/123124058.html
2.
https://rs.yiigle.com/CN115902202112/1345303.htm
3.
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11387310/
4.
https://www.j-smu.com/CN/news/news10043.shtml
5.
https://www.cmtopdr.com/post/detail/c38528bc-fa32-47d2-8be4-21d1115e3c1e

华勒氏变性(Wallerian degeneration)是神经损伤后的重要病理过程,最早由Waller等人在1850年通过青蛙舌咽神经实验发现。这一过程涉及神经细胞体或近端轴突受损后,远端轴突逐渐解体并伴有脱髓鞘,常见于缺血性脑卒中、肿瘤、出血、手术、癫痫和白质疾病等多种疾病过程。

01

华勒氏变性的临床应用

影像学表现

华勒氏变性在MRI上的表现具有阶段性特征:

  • 第一期(4周内):轴突退化,无明显异常信号。
  • 第二期(4-14周):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
  • 第三期(数月至一年):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伴亲水性增加。
  • 第四期(一年以上):受累区域萎缩,脑干等部位显著缩小。

这些影像学特征对于早期诊断和病情监测具有重要价值。

脑干和脊髓损伤评估

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在检测早期华勒氏变性方面表现出色。研究显示,受损脊髓邻近部位的FA值显著降低,这反映了轴突排列紊乱或水肿,为临床评估提供了敏感的量化指标。

鉴别诊断

华勒氏变性需要与以下疾病区分:

  • 脑缺血病灶
  • 多发性硬化
  • 感染性疾病
  • 代谢性疾病

治疗方案

华勒氏变性的治疗旨在促进神经恢复和缓解症状,包括:

  • 药物治疗:抗炎药、神经营养药(如维生素B族、乙酰-L-肉碱)。
  • 物理疗法:电刺激、康复训练。
  • 手术干预:严重时进行神经修复手术。
02

神经修复的最新研究进展

近年来,电刺激技术在促进周围神经再生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研究表明,电刺激能够通过优化参数和结合生物工程技术,有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电刺激的作用机制

周围神经损伤后,远端神经会发生华勒氏变性,包括髓鞘崩解和轴突骨架变性。电刺激能够通过以下机制促进神经再生:

  1. 促进巨噬细胞浸润,加速髓鞘和轴突的瓦解及碎片的清除。
  2. 上调BDNF和NGF表达,加速神经元生长和分化。
  3. 促进施万细胞迁移,形成施万细胞束引导轴突再生。
  4. 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减少PTEN表达,促进神经再生。

临床前实验和临床试验

  • 1943年Hyden首次发现电刺激能增加神经节细胞中尼氏体。
  • 1952年Hoffman提出促进轴突再生的电刺激参数。
  • 近期研究显示,20 Hz、4~6 V的电刺激能显著改善正中神经损伤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

存在的问题

电刺激技术仍面临一些挑战:

  • 表面电极需要高电流,可能导致疼痛和皮肤刺激。
  • 袖带电极可能引起神经病理反应和机械损伤。
  • 不同神经类型对电刺激的反应存在差异。
03

总结与展望

华勒氏变性作为神经损伤后的关键病理过程,其影像学特征为临床诊断提供了重要依据。而电刺激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为神经修复带来了新的希望。未来,随着对华勒氏变性机制的深入理解以及电刺激技术的不断优化,神经损伤的治疗效果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