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 心理护航:消防员如何应对高危环境?
科技赋能 心理护航:消防员如何应对高危环境?
近四年全国共有111名消防员因公牺牲,平均年龄仅28岁。在火场中,他们不仅要面对高温、有毒气体的威胁,还要应对建筑坍塌、爆炸等未知风险。这些数据和事实背后,是消防员们用生命守护平安的感人故事。
科技创新:为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在浙江丽水,市消防救援支队组织开展装备技术革新评审活动,一批由基层消防员自主研发的创新装备脱颖而出。其中,荣获一等奖的“四合一内攻装置”集供气、导向、照明、限位、音视频传输于一体,有效解决了传统内攻灭火中装备繁多、易迷失方向等问题。
在国家层面,科技创新正为消防救援插上科技翅膀。国家消防救援局组织研发的“多功能快速反应前突消防车”,具备强大的动力和爬坡涉水能力,可快速更换上装模块,适用于森林火灾扑救、水域救援等多种任务。在新能源火灾防控方面,分布式光纤感温火灾探测器、多光谱测温热灾害检测预警装置等新技术,为储能电站、数据中心等场所提供了先进的消防安全保护。
心理护航:打造过硬心理素质
面对危险重重的救援现场,消防员不仅需要过硬的身体素质,更需要强大的心理素质。杭州萧山区消防救援支队创新推出“蓝朋友心学院”小程序,为消防员提供个性化心理测评和咨询服务。支队还建立了由8名心理咨询师、15名心理疏导员和6名心理骨干组成的专业团队,定期开展心理培训和团体辅导活动。
在日常训练中,消防部门注重培养消防员的心理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通过模拟复杂救援环境,让消防员在心理和生理双重压力下锻炼意志品质。同时,建立心理卫生室和评估档案,定期检测消防员的心理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心理问题。
全方位保障:构建职业健康防护体系
除了技术创新和心理支持,消防部门还从多个维度构建职业健康防护体系。在训练方面,推行科学组训模式,避免过度训练导致的运动损伤。在健康管理方面,完善消防员职业健康检查制度,定期进行体检和职业病筛查。在权益保障方面,加强消防员维权意识,确保其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护。
消防员的工作环境充满未知与挑战,每一次救援都可能面临生死考验。但正是有了这些默默守护的“火焰蓝”,我们的生活才更加安全。让我们给予消防员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共同为他们的职业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