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王爷的年终报告——从谢灶习俗探讨家风对家庭关系的影响。
灶王爷的年终报告——从谢灶习俗探讨家风对家庭关系的影响。
灶王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家中的“司命神”,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人们都会举行谢灶仪式,送灶王爷上天汇报。这个传统习俗不仅是一种祭祀仪式,更是一次家庭成员行为的自我审视和家风是否良好的总结。
谢灶简介
谢灶又称辞灶、祭灶、送灶等。是送灶神上天的传统民俗活动。一般俗称为“过小年”,分为北方小年和南方小年,北方小年在腊月二十三,南方小年在腊月二十四。灶王爷作为家中的“司命神”,记录着家庭成员一年的过错和善恶,有着:“上天言好事,回宫保平安”的职责,届时便要好生欢送,而这送行祭祀的过程就叫谢灶或送灶。
这一过程不仅仅是形式上的祭祀,还是一次家庭成员行为的自我审视和家风是否良好的总结。家风的好坏,直接影响灶王爷对这个家庭年终报告的好坏。所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谢灶习俗在如今也丝毫不过时。
祭灶有助于改善夫妻关系?
在六亲关系上,夫妻分别为乾坤,叫天地定位。夫妻关系一定是家风的基石,夫妻和睦是家庭稳定的源泉。谢灶这一习俗,恰恰提醒家庭的乾坤二位,在过去一年里是否做到了相互扶持、互敬互爱。夫妻和谐了,天地也就定位了,即家庭可顺应天地,自然运转,更加稳固。
在古代谢灶的过程中,通常会进行年终总结和反思。宋代的范成大在他的《祭灶诗》中说:
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
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角秽君莫嗔;
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
乞取利市归来分。
现代谢灶同样的,夫妻间通过共同谢灶,先互相表达感激和愿望。其次,共同回顾过去一年彼此对这个家庭的付出与努力,有助于加深彼此的理解与包容。夫妻双方的榜样作用对家风塑造至关重要,双方的行为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教育和家风的建设。
祭灶有利于提升亲子关系?
家风的塑造、传承,不仅仅通过言教,更通过身教。有句很经典的话:“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行举止深刻影响孩子的成长和三观的形成。”现代的工作压力,使得很多家长,没有时间陪伴在孩子身边,下班回家也不知道该给孩子灌输些什么。
谢灶作为传承比较广泛的传统,同样也可以是家庭文化。这一天,家庭成员参加谢灶仪式,厨房中家长之间的相互配合,不仅给家里增加年味儿,还能让孩子感受这种和谐的家庭氛围。而当父母能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家庭氛围的调节、夫妻关系的和谐,其行为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沃土,从而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慢慢的,家风成矣!
现代谢灶方法参考
时间
北方-腊月廿三 南方-腊月廿四
地点
厨房-灶台
供品
糖(必备)、水果、吃食、三杯酒。供品依据每个地域、厨房情况的不同而定,不能燃香烛就不燃。
宣口意
第一杯酒感谢灶王爷的庇佑;
第二杯酒忏悔过错;
第三杯酒赞颂祈福。
礼灶仪毕
三揖默念:请灶王爷上天言好事。撤走供品,圆满。
附:《太上灵宝补谢灶王经》:
“重诚上启,灶司有感一切威灵。伏愿圣听无私,神聪有鉴。允文允武,端居宫禁之严,曰女曰男,常沐恩波之赐。阖门自康健,无害无灾,三辰效吉祥,俾昌俾炽。为上良因,志心称念,和神利物天尊,不可思议功德。”
总结:谢灶和家风连接
谢灶习俗很大程度上,能体现家庭风貌。家庭成员通过祭灶仪式,能够更好检视彼此的责任与角色,进而提升、维护家庭关系,紧密亲子关系等。从而形成一股良好的的家风,有助于构建一个健康和谐,幸福美满的家庭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