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曾伟辉:智能农业领域的科技先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曾伟辉:智能农业领域的科技先锋

引用
搜狐
8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797677032_120015086
2.
https://www.smartag.net.cn/CN/10.12133/j.smartag.SA202202005
3.
http://www.pis-summit.com/info-4319.html
4.
https://www.znlygreen.com/?list_28/
5.
https://person.zju.edu.cn/yhe/722166.html
6.
http://journals.caass.org.cn/zhny/CN/10.12133/j.smartag.SA202202005
7.
http://zgnjhxb.niam.com.cn/CN/10.13733/j.jcam.issn.2095-5553.2022.10.023
8.
https://www.smartag.net.cn/CN/column/column129.shtml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科技力量开始投入到农业领域,推动传统农业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在这一过程中,安徽大学互联网学院物联网工程系副主任曾伟辉副教授,凭借其在智能信息处理和计算机视觉领域的深厚积累,为农业智能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01

智能农业的先行者

曾伟辉,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并在中科大-科大国创完成博士后研究。目前担任国家发改委农业生态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的科研骨干,同时也是安徽省高校优秀科研创新团队“基于无人机的计算视觉团队”的核心成员。

他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智能信息处理、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农业物联网及病虫害检测,以及大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在这些领域,曾伟辉主持或参与了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安徽省重点研发计划、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等。

02

创新驱动,科技赋能农业

在农业物联网方面,曾伟辉带领团队开发了多项创新技术。例如,他们研发的“基于远程视频的移动型野外农林种植智能预警物联网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农作物生长状况,及时预警病虫害发生,为农民提供了科学的种植指导。此外,他还参与了国家863计划项目“农田生境感知关键技术”,负责农田生境信息采集、无线传输及数据处理技术的研究,为实现精准农业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

在病虫害检测领域,曾伟辉的研究更是走在了国内前列。他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融合先验知识和多样性特征的大田复杂环境水稻病害图像识别研究”,致力于解决复杂环境下病害识别的难题。该项目通过深度学习技术,结合先验知识和多样性特征,提高了病害识别的准确率和鲁棒性。

曾伟辉团队还开发了多种病虫害检测专利技术,如“基于改进CenterNet技术的小麦条锈病菌夏孢子显微图像检测方法”、“基于改进Cascade RCNN网络的自然背景柑橘黄龙病检测方法”等。这些技术不仅提高了病害检测的精度,还大大降低了人工巡查的工作量,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03

科研成果丰硕,应用前景广阔

截至目前,曾伟辉已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EI检索论文11篇;获授权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并拥有20余项软件著作权登记。他的科研成果得到了广泛认可,荣获第八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奖,并因指导学生在数学建模大赛中获奖而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

这些研究成果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更在实际应用中展现出巨大潜力。例如,基于深度学习的病虫害识别技术,可以集成到智能监测设备中,实现24小时不间断监测;而农业物联网系统则可以将监测数据实时传输到云端,供专家远程诊断,为农民提供及时的技术支持。

04

智能农业的未来展望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农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曾伟辉的研究成果为农业智能化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也为未来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未来,我们可以期待看到更多智能化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实现精准管理,提高生产效率,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推动乡村振兴做出更大贡献。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