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龙年特展:20余件中国古代艺术品展现龙文化魅力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龙年特展:20余件中国古代艺术品展现龙文化魅力
2024年农历甲辰龙年,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推出中国龙年特展,展出20余件中国古代杰出艺术品,涵盖陶瓷、玉器、漆器等多种媒介。这些作品展示了龙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角色及其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从东周战国时期的环形玉龙佩到明清时期的缂丝龙凤呈祥图,每一件都体现了龙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内涵和技术成就。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与中国艺术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是世界著名的博物馆之一,其中国艺术收藏已有130年的历史。博物馆从最初的明清瓷器收藏,逐步扩展到玉器、金银器、珐琅器、牙雕等装饰艺术,再到青铜礼器、玉器、陶塑和佛教造像,最终全面展现了绵延五千年的中华文明。
目前,大都会博物馆的中国文物、艺术品约有1.2万件,包括书画、陶瓷、青铜器、玉器、漆器、金银器、石雕、彩塑,以及丰富的纺织品和古典家具等门类。这些藏品见证了美国及西方世界对中国文化艺术认知的历程,也体现了收藏家、赞助人与博物馆之间的成功合作模式。
龙年特展亮点展品
本次龙年特展精选了20余件与龙相关的中国古代艺术品,展现了龙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艺术表现形式。以下是部分精选展品:
环形玉龙佩(东周战国时期,公元前3世纪)
这件藏品是中国早期玉雕作品的优秀典范。盘旋龙纹是东周晚期常见的装饰纹样。龙身优雅地盘成环形,整件玉器的造型让人联想到绳索,同时深深的凹槽让龙体增强了力量感。
鎏金铜龙头饰(汉,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2世纪)
在中国,龙是大自然创造力的吉祥象征,在艺术中经常被想象成一个合成的生物。这个鎏金的头饰,有着细长的脖子,张开的鼻孔和张大的嘴巴,似乎受到了天马的启发。
石雕造像碑(北魏建义元年,528年)
此种形制的石碑在六世纪早期很常见。通过下部的铭文可以知道,这件石碑制作于528年,共有70个人委托制作了这座石碑。在上方的碑头上,雕刻为具有神秘感和力量感的龙的形状。
四神纹铜镜(隋,公元7世纪)
这面铜镜的背面描绘了中国代表方位的四种神兽:代表东方的青龙,代表西方的白虎,代表南方的朱雀,代表北方的玄武。这些联系大概从在公元前三世纪出现在中国的宇宙观中,并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中牢固地建立起来。
白瓷双龙耳壶(唐,公元7世纪)
这件盛酒的容器反映了七、八世纪中国艺术与世界的广泛联系。其椭圆形身体和长长的颈部让人联想到腊罗马双耳罐,其动物头手柄则暗示了波斯和中亚金属制品的形制,但陶瓷上的浅黄色釉面具有中国地域特征,而且把手上的兽头是中国的龙。
龙纹铜镜(唐,公元8-9世纪)
虬曲舞动的龙让这面铜镜的背面充满活力。龙的四肢向四周张开,龙吻正好衔住中央的凸起。这件铜镜显示出8世纪的风格变化,当时的图画设计逐渐取代了对称的示意性图案。
三龙碗(五代时期,公元10世纪)
这是一件越窑青瓷,生机勃勃的三条龙纹盘旋在这只碗的内壁中,其中一条龙的爪和尾巴交织在一起。在西方,青瓷被称为celadon。从8世纪起直到11世纪越窑停烧为止,越窑瓷器是流传甚广的贸易品,向西最远至非洲都曾发现其身影。
琥珀雕龙纹摆件(元,公元14世纪)
一条龙盘在太湖石上,用珍贵材料——红色的琥珀雕刻而成。在古代中国,从缅甸或波罗的海地区进口的琥珀尤为罕见。这件作品为丝绸之路的货物贸易以及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的交流往来提供了证据。
象牙雕螭龙方牌(明初,15世纪早期)
这块精美的牌匾上有五条蜿蜒的龙在符号化的云之间的穿梭。设计这块方牌的工匠不满足于仅仅复制龙的形象,他为这五只龙赋予了不同的特征,包括像大象一样的长鼻子、单个的长角、老虎一样的头,甚至像鹰的喙……从而增强了图案的视觉吸引力。
缂丝龙纹圆补(明中期,16世纪)
这是一件明朝皇室成员穿着的长袍的龙形纹章饰件,这种圆形的鲜艳色彩和密集的设计反映了晚明宫廷的品味。
云龙纹罐(明宣德年间,1426–35年)
这件为宫廷制作的瓷瓶是景德镇瓷器的典范,造于宣德年间。画面描绘一只龙在祥云间蟠曲舞动。
填漆戗金龙纹盘(明万历年间,1595年)
这条飞腾于海崖之上的龙使用了几种复杂的技术。龙首先被雕刻,然后用黄金和彩色漆填充。进而再被磨平,直到与盘子齐平的,然后抛光为均匀的表面。
缂丝龙凤呈祥图(清,17世纪)
这幅栩栩如生的华丽丝绸挂毯,用金线装饰。描绘了一条盘龙从云中升起,越过群山和大海。一只彩色的凤凰从盛开的牡丹飞过,还有一块太湖石和灵芝等,在古代中国,这都是和平与繁荣的象征。
展览现场与观众体验
本次展览不仅展示了精美的艺术品,还通过丰富的文化活动让观众亲身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展览期间,博物馆举办了舞龙表演、木版年画制作、书法绘画、诗歌鉴赏、爵士乐演出、布袋戏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的活动。
当地市民克里丝特尔·沃尔法德带着四个孩子参加木版年画手工坊活动。她说,很高兴有机会带孩子体验中国文化。沃尔法德12岁的大女儿格蕾丝举着自己的作品兴奋地说,木版年画及其代表的中国文化“特别酷”,一步步印出年画的过程非常有趣,老师的讲解也让她了解了刻制木版工艺的复杂性。“我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希望有一天能去中国。”
博物馆的教育部负责人海蒂·霍尔德表示:“春节活动超级受欢迎,去年吸引了1.8万人参加。”对美国民众而言,春节是了解中国文化很好的切入点,在庆祝节日的同时了解十二生肖,学习制作传统手工艺品。“如果想要庆祝农历新年,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是不二之选!”
龙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龙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仅象征着刚健威武、勇猛无畏的精神,还代表着福泽四海、强大无比的力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既是皇权的象征,也是民间传说中施云布雨、泽润万物的神兽。
本次展览通过不同时期、不同材质的龙形艺术品,展现了龙在中国文化中的多样艺术表现形式。从战国时期的玉龙佩到明清时期的缂丝龙凤图,每一件展品都凝聚着中国古代工匠的智慧与艺术追求,体现了龙这一文化符号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的传承与发展。
此次龙年特展不仅是一次艺术的盛宴,更是一次文化的交流与对话。通过这些精美的艺术品和丰富的文化活动,越来越多的美国民众得以近距离接触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感受其独特魅力。正如博物馆教育部负责人所说:“来自世界各地的人集聚在纽约,不论他们来自哪里,都可以同其他人一起欢庆春节。”这种跨文化的交流与理解,正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