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残疾人排舞公开赛:用舞蹈点亮人生
第六届残疾人排舞公开赛:用舞蹈点亮人生
2024年10月,第六届全国残疾人排舞公开赛在江苏扬州仪征世博园演艺馆圆满落幕。这场为期两天的比赛吸引了来自全国12个省(区、市)的23支基层残疾人代表队,近600名运动员、教练员和志愿者参与其中。作为全国残疾人排舞运动的策源地,仪征再次见证了这一赛事的辉煌时刻。
从英国到中国:残疾人排舞的非凡历程
残疾人排舞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最早可追溯至英国顶级现代舞团——坎多克舞蹈团。1991年,切尔斯特·丹科尔-阿诺德和亚当·本杰明在伦敦创立了这个由顶尖舞者和残疾舞者共同组成的现代舞团。他们通过与世界顶级编舞合作,迅速跃上英国舞坛巅峰,获得多项国际大奖,演出足迹遍布全球50多个国家。
2008年,坎多克舞团在北京奥运会闭幕式上表演的“伦敦8分钟”,让全世界见证了残疾人与健全人共同起舞的魅力。此后,这一艺术形式开始在中国生根发芽。目前,排舞项目已在全国18个省区市常年开展,30多个省区市接受了排舞培训,深受基层特教学校和残疾人朋友的欢迎。
精彩纷呈:第六届比赛的亮点
本届比赛设轮椅公开组、听力残疾组、智力残疾组和混合残疾组四个竞赛组别,涵盖规定、自选、开放和串烧四种形式,共计28个小项。东道主仪征市残疾人排舞队表现抢眼,斩获4项特等奖,创造了历史最佳成绩。
黑龙江省代表队的聋人舞蹈队也表现不俗,他们在听力混合组的规定曲目《看见》中获得特等奖,在自选曲目《灯火里的中国》中斩获一等奖。这些成绩的背后,是运动员们克服身体障碍、日复一日刻苦训练的结果。
超越自我:赛场上的感人瞬间
在比赛现场,一幕幕感人场景令人难忘。一位参赛选手在赛后分享道:“以前也从没想过自己可以站在这么大的舞台,但回想过去一个月每天通宵排练,身体和心理都承受着巨大考验,一遍遍打磨自己的意志力,每天都在咬牙坚持。但无所谓结果,只要站在舞台上,就是胜利。”
另一位选手则表示:“作为舞者,这是我的梦想舞台。但在成长道路上,亦会拥有一颗更加强大的内心。一遍遍告诉自己,人生是体验,只有不断的学习和尝试,才能认识更加全新的自己。”
融入社会:排舞运动的社会意义
全国残疾人排舞公开赛的举办,不仅丰富了残疾人的体育活动,满足了他们的康复健身需求,更为重要的是,它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挑战极限的平台,促进了残疾人与社会的融合。
为了进一步放大这一效应,仪征市残联推出了“一镇一品”项目,因地制宜培育基层残疾人文体艺特色项目。目前,仪征10个乡镇均已打造了残疾人文体艺志愿服务队伍,并建立了完善的服务机制。从真州镇的《精忠报国》到刘集镇的扬剧《小白龙回家》,从新集镇的“跑驴舞”到月塘镇的“手杖舞”,一个个特色项目正在为残疾人打开融入社会的新通道。
展望未来: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广阔前景
残疾人排舞运动的成功实践,为我国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它不仅是一项体育活动,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展现了残疾人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风貌。
正如一位参赛选手所说:“运动无界限,人生更无极限。让我们共同见证他们的辉煌时刻,为他们的每一份努力喝彩!”
未来,随着社会各界对残疾人体育事业的持续关注和支持,我们有理由相信,将有更多残疾人通过体育运动找到自信与价值,实现人生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