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流动加剧老龄化危机?河南如何破局
人口流动加剧老龄化危机?河南如何破局
作为人口大省,河南正面临着人口流动和老龄化双重挑战。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河南常住人口减少57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94‰。与此同时,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已超过20%,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14.9%,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
人口流动加剧,郑州成“人口磁石”
在全省人口减少的背景下,郑州却逆势增长,2023年新增人口18万人,总量突破1300万大关。这一数据在全国各大城市中排名第二,仅次于合肥的21.9万人。
郑州人口增长的背后,是其强劲的经济实力和产业吸引力。2023年,郑州GDP总量达1.36万亿元,同比增长7.4%,增速位居26个万亿GDP城市首位。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比亚迪、上汽等重大项目相继落地。
作为河南省会,郑州在“强省会”战略推动下,对人口的吸引力持续增强。2021年、2022年、2023年分别增长14.1万、8.6万、18万人,保持连续正增长态势。相比之下,其他省会城市如长沙、成都等虽有增长,但增速有所放缓。
老龄化挑战日益严峻
人口流出加剧了河南的老龄化问题。2021年,河南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383万人,占比13.99%,较2020年上升0.5个百分点。预计到本世纪中叶,这一比例将攀升至25%左右,规模接近2400万人。
人口流出进一步加剧了老龄化程度。2021年,随着全国疫情好转,河南新增出省人口64.3万人,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流,使得人口结构进一步失衡。同时,出生率连续五年下降,2021年出生率仅为8.00‰,比2020年下降1.24个千分点。
多措并举应对挑战
面对人口流动和老龄化带来的双重挑战,河南积极出台多项政策,推动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
2014年以来,河南相继出台《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等政策文件,并通过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方式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目前,全省已建成各类养老服务设施近1.4万个,其中社区养老服务设施3371个。
同时,河南还创新农村养老服务模式,发展互助幸福院、“党建+养老”等新型养老方式。2018年,河南省教育厅、民政厅等部门联合确定了郑州大学护理学院等5个省级养老护理员培训基地,为养老服务提供人才支持。
近期,河南出台《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29项具体举措,计划3至5年内全面建成多层次、广覆盖、宽领域、可持续的养老金融服务体系。到2028年,“养老金融+康养服务”全链条闭环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养老金融将成为提升居民养老保障水平的重要力量。
此外,河南还发布《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积极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基本建立,优生优育服务水平明显提高,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加快建设,生育、养育、教育成本显著降低,生育水平适当提高,人口结构逐步优化。
人口流动和老龄化是河南必须面对的双重挑战。一方面,人口向郑州等中心城市集聚,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另一方面,快速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未来,河南需要在推动城镇化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提高养老服务水平。这不仅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让河南在人口结构变化中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