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人民医院研究:黑巧克力降低高血压风险
绍兴市人民医院研究:黑巧克力降低高血压风险
绍兴市人民医院的一项最新研究揭示,摄入黑巧克力可以显著降低原发性高血压的风险。与摄入量较低的人相比,摄入量较高的人原发性高血压的风险降低了27%,静脉血栓栓塞风险也降低了31%。这一发现为高血压患者的饮食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也突显了黑巧克力对心血管系统的潜在益处。这项研究发表在知名期刊《Scientific Reports》上,引起了广泛关注。
研究详情:黑巧克力与心血管健康
在这项孟德尔随机化研究中,研究人员从GWAS数据库中获得了黑巧克力摄入量的数据,包括64945名参与者,并确定了21个独立的SNP作为预测黑巧克力摄入量的遗传工具变量。研究还从各种公开的GWAS中获得了心血管疾病的数据,分析了基因预测的黑巧克力摄入量与12种心血管疾病风险之间的因果关系。
这12种心血管疾病包括心力衰竭、冠心病、心肌梗死、心房颤动、非风湿性瓣膜病、非缺血性心脏病、原发性高血压、静脉血栓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中风、缺血性中风和短暂性缺血性发作。进一步分析发现,摄入黑巧克力可以显著降低原发性高血压的风险,与摄入量较低的人相比,摄入量较高的人原发性高血压的风险降低27%,静脉血栓栓塞风险降低31%。然而,没有发现黑巧克力摄入量与其他10种心血管疾病之间存在关联。
黑巧克力的健康密码:黄烷醇的作用
研究团队表示,黑巧克力富含黄烷醇、甲基黄嘌呤和咖啡因等物质,其中黄烷醇是其对心血管有益的主要原因。有研究表明,黄烷醇可以改善内皮功能,促进血管舒张,并通过增加一氧化氮的释放来防止血小板聚集。此外,黄烷醇还具有有效的抗氧化和抗炎活性。黄烷醇的所有这些活性被认为是健康心血管系统的主要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6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包巍等人在《营养与营养学学会》杂志上发表的研究显示,吃巧克力,或可降低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痴呆死亡风险。与不吃巧克力相比,每周吃1-3份(每份28g),全因死亡风险降低7%,心血管死亡风险降低12%,痴呆症死亡风险降低11%。此外,与不食用巧克力的人相比,食用巧克力的人肺癌死亡率较低,每周吃4-6份巧克力的人的风险最低,降低23%。
如何科学食用黑巧克力?
尽管研究结果令人鼓舞,但我们仍需谨慎对待巧克力的消费。过量食用巧克力可能导致热量过剩和体重增加。因此,选择高可可含量的黑巧克力(70%以上)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因为它相对较低的糖分和脂肪含量更有助于健康。
- 食用量:建议每天食用量不超过30克。
- 最佳食用时间:餐前20-30分钟或运动前食用最佳。黑巧克力有助降低食欲,避免暴饮暴食,运动前食用能有效对抗疲劳,让运动更顺畅。
- 禁忌人群:
- 减重族群:黑巧克力含糖量较低,但热量仍较高,需控制摄入量。
- 肾脏病患者:巧克力含有大量磷,可能加重肾脏负担。
- 胃食道逆流患者:巧克力中的咖啡因等成分可能刺激胃酸分泌。
- 4岁以下儿童:巧克力中的咖啡因可能影响儿童睡眠和情绪。
研究者认为,该研究为黑巧克力摄入与原发性高血压风险降低之间的因果关系提供了证据,这对人群中预防高血压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研究者也指出,孟德尔随机化研究的因果效应不能解释为在临床环境中干预暴露因子的预期效果。因此,不建议通过食用黑巧克力来预防原发性高血压,而是建议有原发性高血压风险的人可以用黑巧克力代替不健康零食。原发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包括原发性高血压家族史、缺乏体育活动、肥胖、吸烟、饮酒、高盐高脂饮食以及高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