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充电站:消防安全不可忽视!
电动汽车充电站:消防安全不可忽视!
2024年3月15日,浙江杭州一小区地下车库发生一起充电桩电线自燃事故。消防部门调查发现,事故原因为充电桩安装时电线加接不当,导致接触不良、电阻增大,最终引发火灾。这起事故再次敲响了电动汽车充电站消防安全的警钟。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普及,充电站作为重要基础设施,其消防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据统计,2024年一季度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211.5万辆和209万辆,同比增长28.2%和31.8%。截至2024年2月,全国公共充电桩保有量已达282万台。然而,充电站安全事故频发,不仅威胁人员安全,也影响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
为规范充电站消防安全管理,国家制定了《电动汽车充电站通用要求》(GB/T 29781-2013),对充电站的选址、供电系统、充电系统、监控系统、安全要求等做出了明确规定。该标准要求充电站应具备安全的充电场所,在充电过程中监控充电设备及被充电的动力蓄电池,以保证电能安全传输给动力蓄电池。同时,充电站的基本功能包括充电、监控、计量等,站内应包括行车道、停车位、充电设备、监控室、供电设施及必要的辅助服务设施。
然而,在实际运营中,充电站仍存在诸多安全隐患。首先是设备质量参差不齐。目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产品尚不在国家3C强制性认证目录,相关标准为推荐性条件,没有强制性要求。部分充电桩生产企业为了追逐利益、节约成本而降低生产标准,甚至存在假冒伪劣情况。其次是安装环节不规范。一些车主自行寻找的施工单位不具备专业资质,甚至有些仅为懂电工技术的个人,安装过程中存在诸多风险。此外,后期维护不到位也是重要问题。许多充电桩长期暴露在室外,易产生散热、水浸、老化等问题,但运维普遍滞后,“只管用,不管维护”现象普遍。
针对这些问题,业内专家建议:一是加大充电桩市场监管力度,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推动充电桩安全从业人员持证上岗;二是充分发挥运营企业主体责任,按照“谁运营、谁负责”的原则,加强日常维护保养;三是利用智能化手段加强监控,建立大数据中心,实时监测充电电流电压等信息,一旦出现异常即时预警;四是建设标准统一、智能高效、安全便捷的充电服务网络,扩大充电设施覆盖面,减少不规范充电导致的事故。
充电站消防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各方应共同努力,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规范,加强日常监管和维护,提升安全充电供给,为新能源汽车的普及营造安全可靠的使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