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呼吁:多方联动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社交媒体
人大代表呼吁:多方联动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社交媒体
“青少年使用社交媒体的情况令人担忧,需要学校、社区、政府部门等多方力量共同发力,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互联网使用习惯。”在近期召开的市两会上,人大代表王正伟提出了关于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社交媒体的建议。
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青少年社交媒体使用问题的比例正在急剧上升。2018年至2022年间,这一比例从7%飙升至11%,另有12%的青少年面临游戏沉迷风险。调查覆盖了欧洲、中亚和加拿大44个国家和地区近28万名11至15岁的青少年,结果显示,女孩在社交媒体使用不当方面的比例高于男孩,分别为13%和9%;超过三分之一的青少年频繁通过网络与朋友联系,其中15岁女孩的比例高达44%。
社交媒体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研究表明,每天使用社交媒体超过3小时的青少年患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的概率是正常人的两倍。社交媒体上的虚假呈现可能导致青少年自我认知失调,不断比较自己与他人的生活可能引发自卑感和不安全感。
面对这一挑战,王正伟建议从多个层面采取行动:
在学校层面,他建议将网络素养教育纳入课程体系,不仅限于计算机技术,更要涵盖网络法治意识、网络危害防范、网络信息甄别、网络健康教育等多方面内容。教育方式应多样化,将网络素养教育与社会实践、文体活动等校园活动相结合。
在家庭层面,家长需要以身作则,营造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可以为青少年建立网络使用档案,记录上网时间,对于显著超过平均时长的情况及时干预。同时,家长应主动为子女上网设备设置“青少年模式”,对于留守儿童,社区应承担起科学引导和有效监管的责任。
在政府层面,相关部门需要加大网络治理力度,倡导健康文明的网络风气。应丰富青少年的文体生活,积极回应他们的成长诉求,提供展示兴趣爱好的平台。同时,要加大网络治理工作力度,组织开展各种有益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网上思想道德教育活动。
此外,社交媒体平台也应承担起社会责任,细化青少年注册和使用时长的规则,评估产品对青少年健康的影响,并提出应对方案。学校和社区则应为青少年提供更多面对面社交和户外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社交模式。
青少年正处于认知发展的关键阶段,社交媒体的使用是一把双刃剑。通过多方共同努力,我们可以帮助青少年建立正确的使用习惯,充分发挥社交媒体的积极作用,同时避免其潜在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