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赋能超声技术,助力肝癌早期诊断新突破
AI赋能超声技术,助力肝癌早期诊断新突破
原发性肝癌是全球第六大常见恶性肿瘤,病死率高居第三位。据统计,我国肝癌发病患者和死亡患者约占全球肝癌患者的一半以上,其中75%~85%为肝细胞癌。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如何提高肝癌的早期诊断率,成为医学界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AI超声技术的创新突破
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超声医学科团队在AI超声技术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该团队通过深度学习技术,开发出能够精准识别肝癌特征的AI模型,为肝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AI超声技术的核心优势在于其强大的图像识别能力。通过深度学习算法,AI模型能够从大量超声图像中学习肝癌的特征,包括肿瘤回声、形态、血管变化等关键信息。与传统的人工诊断相比,AI技术不仅能够提高诊断的准确率,还能显著缩短诊断时间。
从影像到病理:全方位的诊断革新
AI技术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不仅限于影像学。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研究团队还开发了基于循环肿瘤DNA(ctDNA)甲基化水平的肝癌诊断方法。这种方法通过检测血液中微量的循环肿瘤DNA,可以更早地发现肝癌的踪迹。
传统的肝癌标志物甲胎蛋白(AFP)虽然在部分患者血液中可检测到明显的升高,但其敏感性只有60%左右,这意味着如果仅依赖AFP作为早期诊断的标志物,100个患者中将有40个会漏诊。而新的ctDNA甲基化检测方法,将肝癌的早期漏诊率降低至20%以下,诊断敏感性高达84.8%,特异性达到93.1%。
从实验室到临床:转化医学的实践
这些研究成果并非停留在实验室阶段,而是正在逐步转化为临床应用。目前,基于ctDNA甲基化检测的肝癌诊断试剂盒已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小批量生产,预计不久后即可应用于临床。
同时,AI超声技术也在逐步推广中。通过与医疗机构合作,研究团队正在建立更完善的肝癌影像数据库,以进一步优化AI模型的性能。未来,这项技术有望在基层医疗机构普及,为更多患者提供精准的诊断服务。
挑战与展望
尽管AI技术在肝癌诊断中展现出巨大潜力,但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如何确保AI模型在不同医疗机构、不同设备间的普适性,如何保护患者隐私,如何平衡AI与医生的决策关系等。
但不可否认的是,AI技术正在为肝癌的早期诊断带来革命性的变化。通过AI与医学的深度融合,我们有望实现肝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从而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减轻社会医疗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