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高发季,奥司他韦(达菲)再成焦点
流感高发季,奥司他韦(达菲)再成焦点
随着冬季的到来,流感进入高发期,抗流感药物奥司他韦(达菲)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自1996年由美国吉利德公司研发成功以来,奥司他韦经历了从临床试验到全球推广的过程。2003年被纳入美国国家战略储备,此后在多次流感大流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尽管其疗效受到一些质疑,但目前仍是治疗流感的一线用药。特别是在儿童用药市场,东阳光药业生产的奥司他韦颗粒几乎垄断了国内市场份额。面对即将到来的流感高峰,了解奥司他韦的研发历程和科学原理显得尤为重要。
当前流感疫情概况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最新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2日,南、北方省份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下降,主要流行毒株为A(H1N1)pdm09亚型。自2024年4月1日以来,全国共检测到2588株A(H1N1)pdm09亚型流感病毒,其中97.4%为A/Victoria/4897/2022的类似株。在耐药性监测方面,除63株A(H1N1)pdm09亚型流感毒株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敏感性降低或高度降低外,其余毒株均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保持敏感。
奥司他韦的临床地位与局限性
奥司他韦通过选择性抑制神经氨酸酶,防止新生成的病毒颗粒从宿主细胞中释放,从而减少病毒扩散。多项研究表明,奥司他韦对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高度有效,能显著缓解症状、缩短病程,并降低并发症风险。然而,最新临床研究对其在阻断病毒传播方面的能力提出了质疑。
一项名为“center stone”的全球多中心临床研究显示,尽管奥司他韦能有效降低患者自身的病毒载量,但在实际应用中并未能显著减少家庭成员的流感感染率。研究发现,即使在发病48小时内给予奥司他韦治疗,家庭成员的流感样疾病和核酸确诊流感的比例与安慰剂组相比并无显著差异。这可能与奥司他韦降低病毒载量的速度较慢有关,在有效控制病毒排毒前,病毒已有可能传播给家庭成员。
市场供应情况
面对流感高发期,公众对抗流感药物的需求显著增加。然而,据多家电商平台和线下药店反馈,目前奥司他韦等抗流感药物供应充足,价格平稳。罗氏中国表示,玛巴洛沙韦(速福达)的全球产能正在向中国市场倾斜,已在全国约7000家医院实现准入,并可通过京东、美团、阿里等线上平台凭处方购买。此外,玛巴洛沙韦20mg*2片规格片剂分包装将在中国上海开展本地化生产,进一步保障供应链稳定。
新型抗流感药物的前景
在奥司他韦之外,新型抗流感药物玛巴洛沙韦展现出更优的抗病毒效果。玛巴洛沙韦通过抑制流感病毒核酸内切酶的PA亚基,阻止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的复制。临床试验数据显示,玛巴洛沙韦在用药后24小时内能快速降低病毒滴度,显著优于奥司他韦。目前,玛巴洛沙韦已在多个国家获批上市,并在中国市场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结语
面对流感高发季,公众对抗流感药物的关注度持续上升。奥司他韦作为传统的一线用药,虽然在治疗效果上得到广泛认可,但在阻断病毒传播方面存在局限性。新型药物玛巴洛沙韦的出现为流感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其更快的病毒载量降低速度和更优的临床效果令人瞩目。同时,充足的药物供应和稳定的市场价格也为公众提供了有力保障。在使用任何药物时,都应遵循医嘱,合理用药,避免滥用导致耐药性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