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智造:企业如何通过信息技术升级?
江宁智造:企业如何通过信息技术升级?
近日,工信部公布了2024年实数融合典型案例名单,南京共有9个案例入选,数量位居全省第一。其中,江宁区贡献了3个典型案例,占全市三分之一,展现了在工业互联网和数字化转型方面的强劲实力。
政策引领,打造智能制造高地
江宁区高度重视智能制造发展,将其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2023年,江宁区出台《推进制造业强区建设行动计划》,提出加快培育“5+4+5”创新型产业集群,涵盖新型电力、高端智能装备等五大优势产业,以及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等四大先导产业。
为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江宁区实施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通过免费诊断服务、政策宣贯等方式,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截至去年年底,江宁区累计创建2个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5个国家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14个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和76个省级智能制造示范车间。
企业实践,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
在政策引导下,江宁区企业积极拥抱数字化转型,涌现出一批标杆企业。
中兴通讯(南京)有限责任公司的“5G智能工厂”成为全国首家获得五星5G工厂认证的智能工厂。该工厂通过AGV(自动导引车)和机器视觉的无缝衔接,实现了从生产到物流的一体化管理,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还显著缩短了交货周期。
南京科远智慧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则通过自主研发的电力智能分布式系统,实现了高度的远程操作和无人值守。其AI算法与制造管理的结合,形成了集成化的数字能源管理体系,展现了智能制造的广阔前景。
创新驱动,构建产业生态体系
江宁区智能制造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强大的创新支撑体系。紫金山实验室作为江宁开展原始创新的“王牌”,2024年发布了广域确定性光电融合网络技术等三项重大成果,持续为产业发展注入创新动力。
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江宁区构建了“实验室—产业集团—科技城”的成果转化“三次方”跃升模式。2024年,江宁以改革推动实施18个“揭榜挂帅”和“拨投结合”项目,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200亿元。
在创新生态的滋养下,江宁区实体经济持续壮大。目前,全区制造业亿元以上企业达420家,10亿元以上企业64家,百亿级企业8家。在智能电网领域,江宁已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2024年规上企业完成产值1716.15亿元,同比增长9.4%。
展望未来,打造智能制造新高地
江宁区智能制造的发展目标明确:到2024年,全区智能制造产业规模将突破5000亿元,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制造企业和产业集群。随着创新体系的不断完善和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这一目标正逐步变为现实。
江宁区智能制造的快速发展,不仅提升了区域产业竞争力,也为全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江宁正以智能制造为引领,打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