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医疗时代,甲状腺髓样癌治疗迎来新突破
精准医疗时代,甲状腺髓样癌治疗迎来新突破
近日,中国科研团队在甲状腺髓样癌精准诊疗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研究团队通过将靶向共价放射性药物应用于肿瘤显像,成功将甲状腺髓样癌转移病灶的检出率从66%提升至98%,同时转移病灶检出数目也提升至传统方法的3.4倍。这一成果发表在美国《癌症发现》期刊上,为甲状腺髓样癌的精准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基因检测:精准医疗的基石
甲状腺髓样癌是一种起源于甲状腺滤泡旁细胞的恶性肿瘤,约占所有甲状腺癌的5%。其发病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特别是RET基因突变。研究表明,携带RET基因突变的患者会患上一种名为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型(MEN2)的疾病,这会显著增加患甲状腺髓样癌的风险。
RET基因突变不仅影响甲状腺髓样癌的发生,还与肿瘤的侵袭性和预后密切相关。通过基因检测可以及早发现这种突变,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对于携带RET基因突变的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更频繁的癌症筛查,或者在必要时进行甲状腺切除手术以预防癌症的发生。
靶向治疗:精准医疗的利器
对于晚期甲状腺髓样癌患者,靶向治疗已成为主要的治疗方式。目前,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MKI)如索拉菲尼、仑伐替尼、凡徳他尼、卡博替尼和安罗替尼等已被批准用于治疗晚期甲状腺髓样癌。这些药物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和细胞增殖,显示出较高的疾病控制率。
近年来,针对RET基因突变的靶向治疗取得了重要进展。2020年,塞尔帕替尼和普拉西替尼获批用于治疗甲状腺髓样癌,这两种药物对以往接受过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的患者也显示出良好的疗效。与传统的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相比,RET激酶抑制剂具有更小的不良反应和更好的耐受性。
然而,部分患者在接受靶向治疗后会出现获得性耐药和新的基因突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新一代能够克服耐药突变的RET激酶抑制剂正在Ⅰ/Ⅱ期临床试验中,有望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选择。
精准医疗:甲状腺髓样癌治疗的新希望
精准医疗通过基因检测和靶向治疗等先进技术,为甲状腺髓样癌患者提供了更加个性化和精准的治疗方案。特别是对于那些已经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的患者,精准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然而,精准医疗仍面临一些挑战,如基因突变的复杂性、药物耐药性等问题。未来,随着对甲状腺髓样癌生物学特性的深入研究和新型靶向药物的不断开发,精准医疗将在甲状腺髓样癌的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总之,精准医疗正在为甲状腺髓样癌的治疗带来革命性的变化。通过基因检测和靶向治疗的结合,医生能够更准确地识别患者的特定突变类型,从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这种精准治疗方法不仅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还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预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