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大城市青年春节留守,搭子文化成新宠?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大城市青年春节留守,搭子文化成新宠?

引用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11
来源
1.
https://www.woshipm.com/share/6161457.html
2.
http://zjzd.stats.gov.cn/zs/dcxx/dcfx/202402/t20240222_110758.shtml
3.
https://new.qq.com/rain/a/20240218A087NW00
4.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394336
5.
https://blog.csdn.net/m0_74363648/article/details/139232424
6.
http://paper.people.com.cn/rmlt/html/2024-02/01/content_26042778.htm
7.
https://m.gmw.cn/2024-02/08/content_1303656646.htm
8.
https://news.cau.edu.cn/mtndnew/00b825486780403d8928366e9d4808a0.htm
9.
https://news.dayoo.com/society/202402/01/140000_54626907.htm
10.
https://www.morketing.com/detail/25700
11.
http://www.news.cn/fortune/20240213/3160c2f485fe459facbdfa5fa7133d82/c.html

随着春节的临近,深圳女孩金毓欣和袁岭却做出了一个让许多人意外的选择:她们决定不回家过年,而是通过社交平台寻找“搭子”,一起度过这个传统节日。

01

逃离“无味”的春节

金毓欣的老家在粤西,距离深圳400多公里。对她来说,回家过年意味着面对一系列令人头疼的问题:长辈的催婚、五花八门的相亲,以及和母亲的争吵。金毓欣感叹道:“老家的年味越来越淡,春节变得越来越无趣。”

袁岭的情况则更为复杂。去年春节,她只在家待了一天,就因为家庭矛盾回到了自己的住处。前年回到西南老家过年时,房间里的孤独与冲突让她感到窒息。面对母亲的冷淡态度,她发现自己与家人的关系愈发紧张。

02

“搭子文化”的兴起

在社交平台上,像金毓欣和袁岭这样的年轻人并不在少数。小红书上,“春节找搭子”“不回家过年”等话题引发热议。有人计划一起去河南旅游,有人打算在杭州一起包饺子看春晚,还有人想找个能拼房拼饭的自驾游伙伴。

这种现象被称为“搭子文化”,最早源于日本,指的是为了某个共同目标或兴趣而聚在一起的人群。在中国,这一概念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社交场景,如今又延伸到了春节这个传统节日。

03

不回家的理由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在18岁到35岁的年轻人里,只有33%计划春节回乡过年。那么,是什么让这些年轻人选择不回家呢?

  • 家庭关系紧张:像金毓欣和袁岭一样,许多年轻人因与父母关系紧张而不愿回家。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指出,这种现象反映了城市化进程中的家庭关系变迁。

  • 催婚压力:调查显示,33%的年轻人选择不回家过年,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逃避催婚。这种压力让许多年轻人对回家过年望而却步。

  • 经济压力:有人因回家开销大(如红包、交通费等)而选择留在工作地。子其(化名)表示:“尽管我还未结婚,但因为老家的亲戚家里已经陆陆续续‘增添’了小朋友,因此每年我回去后,也免不了要给抱着孩子来家中探望的亲戚们派红包。”

  • 个人选择:一些年轻人更倾向于过一个个性化的新年,选择旅游或与朋友一起过年。他们希望摆脱传统的过年方式,创造属于自己的“年味”。

04

春节的新打开方式

年轻人不回家过年,并不代表他们完全抛弃了传统的春节生活方式。相反,他们正在创造属于自己的“年味”。

  • 旅游过年:2024年春节,国内旅游出游4.74亿人次,同比增长34.3%。许多年轻人选择在春节期间去潮汕看“英歌舞”、去东北“闯关东”,或者进行Citywalk,体验不同的年俗文化。

  • 反向过年:一些年轻人将父母接到自己所在的城市过年。这种“反向过年”的方式既能让家人团聚,又能避免长途奔波。

  • 仪式感过年:许多年轻人选择和朋友一起包饺子、看春晚,或者组织小型的聚会。他们通过这些活动创造属于自己的“年味”,同时也满足了对陪伴的需求。

05

寻找属于自己的“年味”

对于金毓欣来说,理想的春节假期需要有人陪伴,交流时光。 虽然与父母的分歧在工作与婚姻上看似不再明显,但交流的尝试仍在继续。她希望最终能与父母达成共识,共同度过温馨的节日。

袁岭则希望通过与陌生人的相聚,驱赶孤独感。她认为,“找对象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而是希望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度过一个有趣、有意义的春节。

这些年轻人的选择,反映了当代青年对个人空间的重视和对传统习俗的重新定义。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过年”的意义,展现了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朱迪所说:“年轻人选择不回家过年,不是对家庭的背叛,而是对个人生活的追求。”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春节的意义也在悄然改变。它不再是简单的“回家团圆”,而是变成了一个更加开放、多元的概念。无论是回家过年,还是在异乡与朋友一起过年,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寻找属于自己的“年味”。这种多样性,或许正是春节最宝贵的财富。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