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中国门神文化之乡:尉迟恭故居
探访中国门神文化之乡:尉迟恭故居
在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下木角乡上木角村,有一处被誉为“中国门神文化之乡”的地方,这里就是唐代名将尉迟恭的故居。作为中国民间最负盛名的门神之一,尉迟恭不仅是一位战功赫赫的军事将领,更是一位深受百姓爱戴的民间守护神。走进尉迟恭故居,仿佛穿越千年,感受这位历史名将的传奇人生。
门神故里的文化印记
步入上木角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门神文化广场上那块刻有“门神故里”的巨石,它静静地诉说着这片土地的传奇历史。广场周围,晋西北特色的石窑依山而建,错落有致,仿佛在向人们展示着千年前的风貌。
村中最有名的景点莫过于传说中的尉迟恭故居。虽然历经千年沧桑,但故居的格局依然保存完好。院内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仿佛在诉说着这位名将的英勇事迹。据当地老人回忆,尉迟恭的画像从他父亲那辈就开始张贴,至今已传承了数代。
九十九眼井的传奇
上木角村最令人称道的莫过于“九十九眼井”。相传,打够一百眼井就会出一位皇帝,当打到九十九眼时,这里便出了个尉迟恭。这口井不仅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村民,更成为了尉迟恭故里的重要象征。如今,这口古井依然清澈见底,井水甘甜,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从名将到门神
尉迟恭为何能成为民间门神?这要从唐朝贞观年间的一段传说说起。相传唐太宗李世民夜不能寐,寝食难安,尉迟恭和秦琼自告奋勇,在殿门外守候,保得太宗皇帝高枕无忧。此后,尉迟恭和秦琼的画像便被贴在宫廷门上,二人也被民间奉为门神。
这一传统延续至今,每年春节期间,平鲁区家家户户都会贴上门神像,以祈求平安。在平鲁博物馆,专门设有尉迟恭展厅,馆长安东花告诉记者,展厅共分“横空出世”“大唐名将”等四个单元,主要向公众展示尉迟恭的生平故事,以及尉迟恭版画年画等,每年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
文化传承与旅游发展
近年来,平鲁区依托门神文化品牌,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景区不仅修复了尉迟恭故居,还配套修建了磨坊、院落以及石铺台阶路面。仿古维修九十九眼井,整修敬德河,新建月牙湖,整理采摘园基地。同时,美化旅游公路,绿化旅游景区,成功举办了多届尉迟恭文化旅游节。
每年的尉迟恭文化旅游节是当地最盛大的活动之一。节日期间,不仅有精彩的文艺演出,还有丰富的民俗活动,如柳编技艺展示、传统戏曲表演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当地的文化生活,也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结语
尉迟恭故居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的传承。在这里,我们不仅能感受到一位名将的英勇事迹,更能体会到门神文化在民间的深远影响。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这座承载着千年历史的故居,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探寻这位传奇名将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