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沿江高铁最新进展:南京南通迎来巨变!
北沿江高铁最新进展:南京南通迎来巨变!
2024年9月,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的浇筑完成,北沿江高铁泰州段首个连续梁顺利合龙,标志着这条全长554.6公里的高铁大动脉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沿江高铁主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北沿江高铁不仅将大大缩短城市间的时空距离,更将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南京北站:江苏最大高铁站呼之欲出
9月13日,南京北站枢纽工程正式开工,这座规划规模为16台30线的大型客站,不仅是沪渝蓉高铁上海至南京至合肥段的最大铁路客站,也将成为南京铁路枢纽的第三座大型客站。建成后,南京北站将超越杭州东站,成为江苏最大的高铁站。
南京北站站房造型采用“扬子江头、金陵花开”的设计理念,地上共4层,地下2层,建筑总面积约69.21万平方米。站房工程计划引入5条轨道交通线路,包括南北向的4、15、18、S4线和东西向的3号线,将真正实现高铁、地铁的无缝换乘。
“南京1小时高铁圈”加速形成
北沿江高铁的建设,将彻底改变江苏长江北岸地区的交通格局。江苏段自东向西经过太仓、启东西、海门北、南通、如皋西、黄桥、泰州南、扬州东、仪征北、六合西、南京北等站,通车后,江苏沿线地区将彻底融入南京1小时经济交通圈。
这一变化将对区域房价产生深远影响。以南京江北新区为例,作为北沿江高铁的重要节点,江北新区的交通优势将进一步凸显。目前,江北新区高新板块新房均价在2.6-2.7万元/㎡之间,二手房均价1.75万元/㎡,且房价表现坚挺。业内人士分析,随着高铁的开通,这一区域的房价有望进一步上涨。
南通:从“靠江靠海”到“高铁枢纽”
北沿江高铁的建设,将让南通从“靠江靠海”的地理优势进一步升级为“高铁枢纽”的交通优势。目前,从上海到南通需要一个半小时,而北沿江高铁开通后,这一时间将缩短至40分钟,真正实现“沪通同城”。
不过,高铁的开通也给南通带来了挑战。目前南通的产业结构仍以家纺和建筑等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主,如果不能在五年内完成产业转型,高铁的开通可能会加剧人才流失。因此,南通市政府正在积极布局新兴产业,努力将交通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长三角一体化再添新动力
北沿江高铁的建设,将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它不仅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城市如上海、南京、合肥、武汉、重庆等紧密连接在一起,使得人员和物资的流通更加便捷,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同时,高铁的运营也将带动沿线地区的旅游、餐饮、房地产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预计到2027年,北沿江高铁江苏段将全面建成通车。届时,从上海到合肥的旅行时间将大幅缩短,长三角地区的交通网络将进一步完善,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也将加速推进。这条贯穿长江经济带的高铁大动脉,必将为沿线城市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