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榨花生油黄曲霉毒素超标严重,专家建议选购正规品牌
土榨花生油黄曲霉毒素超标严重,专家建议选购正规品牌
土榨花生油的安全隐患
近期,多地食品安全检测发现,散装土榨花生油存在严重的黄曲霉毒素B1超标问题。据广东省食品检验所检测数据显示,抽检的8瓶土榨散装花生油中,有2个样品黄曲霉毒素B1含量超标,其中广州市番禺区一个样品为38.4μg/kg,超标近一倍;云浮市罗定市一个样品更是高达78.3μg/kg,超标近3倍。
更令人担忧的是,2016-2021年广州市本地小作坊生产散装土榨花生油的检测结果显示,203份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检出率为76.85%,超标率为9.85%。虽然2019-2021年各年度黄曲霉毒素B1检出均值及最大值较2016-2018年有所下降,但土榨花生油消费人群暴露于黄曲霉毒素B1的健康风险仍值得关注。
黄曲霉毒素的危害
黄曲霉毒素是由黄曲霉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主要由黄曲霉菌产生,其他曲霉菌和青霉菌也可产生少许。目前已证实的黄曲霉毒素有10多种,可分为B1和G1两大类。在油脂中,主要的黄曲霉毒素有B1、B2、G1、G2、M1和M2六种,其中以B1存在量最大毒性也最高,M1是B1的代谢产物,毒性仅次于B1。
1993年,黄曲霉毒素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一类天然存在的致癌物,是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具有很强的致畸、致突变、致癌作用。黄曲霉毒素B1不但具有极强的三致毒性,而且急性毒性也相当高,半致死剂量为0.36mg/kg体重。其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损害肝脏,可引发肝炎、肝硬化、肝部坏死、肝癌等疾病,临床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胃部不适、腹胀、肝区触痛等症状。此外,黄曲霉毒素在体内还有一定的蓄积性,主要通过乳汁、尿液和粪便排出。长期摄入低剂量的黄曲霉毒素能够大大增加患肝癌的概率。
为什么土榨油更容易超标?
土榨花生油之所以容易黄曲霉毒素超标,主要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原料筛选不严:小作坊往往缺乏严格的原料筛选机制,无法有效剔除发霉的花生。而黄曲霉毒素是土壤常见真菌,花生收下来多少都带有,保存过程中还会增加,更何况即使土法也不可能一一挑拣。
生产工艺落后:土榨工艺通常采用简单的物理压榨方式,无法有效去除黄曲霉毒素。而正规企业则通过精炼工艺(如活性白土吸附法、碱炼法等)可以有效降低毒素含量。
储存条件不当:小作坊的储存条件往往不够理想,容易导致花生油变质。而正规企业则有严格的储存标准,能有效防止油品变质。
缺乏检测手段:小作坊通常没有专业的检测设备,无法对成品油进行质量检测。而正规企业则会对每一批产品进行严格检测,确保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如何安全食用花生油?
面对土榨花生油的安全隐患,专家建议消费者采取以下措施:
选择正规品牌:购买食用油时,最好到大中型的正规商场购买品牌花生油,并注意检查其标签上是否有标注“QS”标志,尽量不买散装花生油、土榨花生油。
关注生产日期:选购预包装花生油时,要注意查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尽量选择新鲜的产品。
储存条件:消费者要留意商店的花生油是否存放在阴凉的环境内,如发现包装不清洁、已打开或破损,便不要购买。
理性消费:不要盲目追求“土”字号、“纯天然”等标签,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选择经过科学验证的安全食品。
虽然土榨花生油以其独特的香味受到一些消费者的青睐,但其存在的安全隐患不容忽视。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建议消费者选择正规品牌食用油,远离土榨油带来的健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