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打卡厦门园林植物园:多肉植物区大揭秘!
新年打卡厦门园林植物园:多肉植物区大揭秘!
新年假期来临之际,厦门园林植物园的多肉植物区成为游客必打卡的热门景点。这里不仅有仙人掌科植物展馆、森林性多肉植物展馆等多个室内展馆,还有模拟沙漠环境的室外展区,收集了50余科近3000种多肉植物。无论是形态各异的多肉植物还是独特的生态环境,都让人流连忘返。快来一起探索这个神奇的世界吧!
独具特色的展区布局
多肉植物区占地面积约4公顷,始建于1999年,是厦门园林植物园最具特色的专类园区之一。整个展区由三个室内展馆和一个室外展区组成,每个展馆都有其独特的魅力。
仙人掌科植物展馆
仙人掌科植物展馆于2000年6月开放,面积约800平方米,是国内展示仙人掌科植物种类最多的专类展馆。馆内展示着80多属400余种仙人掌科植物,包括气势磅礴的金鯱群和目前国内最高的武伦柱。内外两个不同模式的小展馆协调了群体与个体的统一美,不仅突显仙人掌科植物景观的意境,更能增强多肉植物的形态奇趣。
多肉植物展馆
多肉植物展馆于2004年5月建成开放,同样占地约800平方米。这里主要展示天门冬科、阿福花科、景天科、番杏科、大戟科、刺戟木科等多个科属的多肉植物。馆内有号称中国“第一龟”的龟纹木棉、著名的“拟态植物”生石花、被称为“稻草人”的大型丝兰、大小不一的各种芦荟等。除了地栽部分外,还充分考虑多肉植物的生态习性与观赏特性,应用玻璃展柜进行植物景观展示。
森林性多肉植物展馆
森林性多肉植物展馆于2014年春节开放,面积约700平方米,为国内首个森林性多肉植物展馆。馆内展示各种森林性多肉植物160余种,主要有仙人掌科的叶仙人掌属、丝苇属、姬孔雀属和昙花属植物等。
室外展区
室外展区是多肉植物区的一大亮点。这里模拟沙漠环境,将植物种植在沙土上,有利于透气疏水。展区内的数米高仙人掌、长成树的芦荟都是拍照的好选择。其中,昆士兰瓶干树和红珊瑚很有代表性。原产澳大利亚的昆士兰瓶干树属于木本多肉,它将水分储藏在圆鼓鼓的大肚子里,可能需要三个人才能环抱住。红珊瑚在不同季节呈现不同颜色,春夏两季是绿色,秋冬冷凉季节时则换上了红衣裳,搭配厦门蓝的天空,景色十分迷人。
新年特别活动与优惠
2025年春节期间,厦门园林植物园推出了“好巳花生 ‘植’福迎春”主题活动,主会场设在狮山园,分会场包括闽台园、花卉园、百花厅。活动内容丰富多样,包括新春主题歌舞、趣味游戏、美食文创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月28日至2月4日期间,全日制大学生(含研究生)、中小学生凭有效期内的学生证或学信网证明可免费入园。
实用参观攻略
门票信息
- 成人票:30元
- 学生票:免费(1月28日至2月4日期间)
- 园内景交车:通票10元(可乘坐6次),单次票5元
交通指南
- 公共交通:可乘坐32路、87路、309路等公交车至植物园站,或乘坐地铁1号线至中山公园站,步行约500米即可到达西门。
- 自驾:导航定位“植物园西门”或“植物园南门”,西门外广场无停车场,需停至附近公共停车场;南门设有收费停车场,有近300个停车位。
游览建议
- 建议从西门进入,乘坐园内景交车直达多肉植物区
- 最佳游览时间:上午9:00-11:00,避开中午高温时段
- 注意防晒,园区内植物多带刺,拍照时需留心周围
- 可在仙人掌展馆大门对面的台阶上拍摄全景照片
厦门园林植物园的多肉植物区不仅是一个植物展览区,更是一个集科普教育、科学研究和园林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无论是对植物感兴趣的成人,还是好奇心旺盛的孩子,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趁着新年假期,带上家人朋友,一起来探索这个神奇的多肉植物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