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静帆教你:家庭用餐安全全攻略
熊静帆教你:家庭用餐安全全攻略
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肥胖与代谢病防控科主任熊静帆,长期致力于公共卫生和健康教育工作。在家庭用餐安全方面,她给出了许多实用且专业的建议。
食材选购:把好食品安全第一关
选购食材时,应选择正规渠道,如大型超市、正规农贸市场等,避免购买来源不明的食品。注意查看食品包装上的信息,包括生产日期、保质期、配料表等,确保选购的食品在保质期内,且无包装破损、漏气等情况。
选购生鲜食品时,要特别注意其新鲜度。例如,选购肉类时要观察其色泽和气味,确保无异味;选购蔬菜水果时,要选择外观新鲜、无腐烂变质的。
食材储存:防止食物变质的关键
食材的储存方式直接影响食品安全。生熟食品应分开存放,避免交叉污染。冷藏食品应存放在冰箱中,注意不同食品的适宜存放温度。例如,冷藏食品一般应存放在2-8℃的环境中,冷冻食品则需要在-18℃以下保存。
干货类食品应存放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避免受潮霉变。所有食物和调料都应密封保存,避免暴露在外。定期检查冰箱和储物柜中的食物,及时处理过期或变质的食品。
食材加工:确保食品安全的最后一环
食材加工前,应确保厨房环境和个人卫生。加工前先洗手,厨房用具和餐具也要清洗干净。食物一定要彻底煮熟煮透,尤其是肉类、蛋类和海鲜等高风险食品。
使用独立的刀具和砧板处理生食和熟食,避免交叉污染。尽量避免生食,如生鱼片、生水等。加工后的食物应尽快食用,如有剩余,应及时冷藏保存。
疫情期间的特别注意事项
疫情期间,应减少外出购物次数,每次购买2-3天所需的食材即可,不要大量囤积。外出采购时,务必佩戴口罩,尽量避免接触活畜禽,远离野味。
回家后,及时用流动的水和肥皂洗手。处理生食和熟食之间也要洗手。加工进口冷冻食品时,要注意个人防护。尽量在家烹饪就餐,减少外出聚餐。如果需要点外卖,取餐时也应佩戴口罩,拿到外卖后及时洗手再食用。
其他注意事项
除了上述要点外,还有一些细节需要注意:
- 易拉罐饮料在饮用前,应先清洗外壳,因为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可能附着灰尘和细菌。
- 包装不透明的饮料,最好倒出来饮用,避免直接用吸管误喝变质的饮品。
- 隔夜的剩菜应避免食用,即使加热也不能完全消灭所有细菌和病毒。
- 尽量少吃生食或半生不熟的食品,如三文鱼、生蚝等。
- 选购餐具时,优先选择陶瓷或金属材质,竹木筷子应定期更换,避免发霉滋生细菌。
- 刀具和砧板要定期用沸水消毒,保持清洁。
食品安全无小事,每一个环节都关系到我们的健康。让我们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把好每一道安全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