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山东大学死亡教育课:让学生直面生死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山东大学死亡教育课:让学生直面生死

引用
百度
11
来源
1.
https://wk.baidu.com/view/08c9868702d276a201292e04?pcf=2&bfetype=new
2.
https://www.sohu.com/a/617797253_162758
3.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AD%BB%E4%BA%A1%E6%96%87%E5%8C%96%E4%B8%8E%E7%94%9F%E6%AD%BB%E6%95%99%E8%82%B2/53272820
4.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3/372245.shtm
5.
https://www.icourse163.org/learn/SDU-1003467017
6.
https://www.media.sdu.edu.cn/info/1002/30839.htm
7.
http://www.huliguanlizazhi.com/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140&id=3688
8.
https://higher.smartedu.cn/course/64a35179d190d2a6beeee6b8
9.
http://www.mpe.sdu.edu.cn/info/1009/1059.htm
10.
https://html.rhhz.net/KXYSH/html/8eb2098e-e3b0-4fbc-8f04-fc42fab9c921.htm
11.
https://yizhe.dmu.edu.cn/article/doi/10.12014/j.issn.1002-0772.2024.23.11?viewType=HTML

2006年,山东大学医学院开设了一门名为《死亡文化与生死教育》的课程。这门课程的开设,源于当年频繁发生的大学生自杀事件。时任山东大学医学院青年教师的王云岭,决定开设这门课程,以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生命与死亡。

这门课程的开设,不仅填补了国内高校死亡教育的空白,更在16年后的今天,成为了全校的“网红课”,每学期报名人数超过两万人。这门课程为何如此受欢迎?它又是如何帮助学生直面生死的呢?

01

课程内容:从理论到实践的全方位教育

课程内容涵盖了死亡学的多个方面,包括自杀预防、安宁疗护、殡葬文化等。王云岭教授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先从基础理论知识入手,再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课程的一大亮点是其创新的教学方法。除了传统的课堂讲授外,课程还设计了多个实践环节。例如,学生需要完成一封“假如生命只剩一个月”的告别信,这种体验式学习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生命的宝贵。此外,课程还组织学生参观殡仪馆,通过实地考察加深对死亡的理解。

02

学生反馈:从忐忑到坦然的心路历程

“从小到大,没有人给我讲过关于死亡的事,死亡对于我来说神秘又陌生。”这是许多学生在课程开始时的共同感受。但随着课程的深入,学生们开始逐渐克服对死亡的恐惧。

2020级护理专业学生谢昊表示,虽然专业课中也有涉及生死的人文课程,但“死亡”似乎总是一个遥远的话题。直到上了这门课,他才真正开始思考死亡与自己的关系。“大学生也可能会猝死和自杀。”这样的认知让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态度。

另一位学生朱彩婷则对课程中关于患者生命质量的讨论印象深刻。这些讨论不仅帮助她理解了死亡,更让她学会了如何更好地对待生命。

03

课程意义:培养科学正确的生死观

在当今社会,死亡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据统计,15至34岁年龄段的青壮年中,自杀已成为首要死因。这反映出当代青少年在面对死亡问题时的困惑与无助。

王云岭教授认为,学会既珍惜个体生命,又对死亡“脱敏”,是一名医学生成长为医生的必经之路。这门课程不仅帮助医学生减轻了对死亡的焦虑,更为他们将来从事医疗工作打下了坚实的人文基础。

04

国内外发展现状:从追赶者到创新者

死亡教育最早兴起于美国,20世纪50年代末,Herman Feifel发表《死亡的意义》一书,标志着死亡教育的正式兴起。如今,美国已有600多所大学开设死亡教育课程。

相比之下,我国的死亡教育起步较晚。虽然20世纪80年代末就有相关文章引入国内,但真正系统性的死亡教育课程直到近年来才在部分高校陆续开设。目前,全国约有40余所高校开设了生死教育相关课程。

山东大学的《死亡文化与生死教育》课程,以其独特的教学方法和显著的教学效果,成为了国内死亡教育的典范。课程不仅在内容上与国际接轨,更在教学方式上进行了本土化创新,充分考虑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死亡的避讳心理。

这门课程的成功,不仅体现在其受欢迎程度上,更体现在其对学生产生的深远影响。它帮助学生建立了科学正确的生死观,培养了他们面对生活挑战的勇气和智慧。正如课程所倡导的那样,“学习死亡,就是学习生活;懂得死亡,就是懂得人生。”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