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欧班列:郑州崛起为国家战略支点城市的“钢铁驼队”
郑欧班列:郑州崛起为国家战略支点城市的“钢铁驼队”
2024年,中欧班列(郑州)开行3601班,承运货物上万种,形成了“25个境外直达站点、8个出入境口岸”的国际物流网络。这条新时代的“钢铁驼队”,正以惊人的速度和规模,重塑着郑州的对外开放格局。
郑欧班列:横贯亚欧的“钢铁驼队”
郑欧班列,即郑欧国际铁路货运班列,始于郑州,经新疆阿拉山口出境,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和波兰后到达德国汉堡,全程10214公里,运行时间11-15天。首趟郑欧国际铁路货运班列于2013年7月18日运行,开启了中原与欧洲的“陆上丝绸之路”。
截至2024年底,郑欧班列已累计开行超过1.3万列,货值超过155亿美元,货重超过200万吨。班列运行时间11-15天,线路全长10214公里。目前,郑欧班列已形成“25个境外直达站点、8个出入境口岸”的国际物流网络,业务网络遍布40多个国家140多个城市,境内外合作伙伴逾6000家。
郑欧班列的线路覆盖范围不断扩大,目前已开通郑州至汉堡、慕尼黑、列日、莫斯科等多个欧洲城市的线路。同时,还开通了郑州至东盟、中亚和俄罗斯的线路,形成了覆盖欧洲、中亚、东盟和日韩的国际物流网络。
郑欧班列:郑州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郑欧班列的开通,不仅为郑州带来了物流的繁荣,更带动了相关产业的聚集和发展。以比亚迪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企业,看中郑州的物流优势,纷纷在此布局。
2025年新年第一天,在郑州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的航空港片区,两列满载近600辆比亚迪汽车的JSQ6笼车成功发运。从1月1日起,这里将实现每天1列东盟班列和2列以上商品车班列的常态化开行。
比亚迪郑州工厂与郑州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仅相距1公里。2024年8月,比亚迪至国际陆港专用物流通道——竹贤南路建成通车,刚下线的比亚迪汽车,未来直接通过内部道路开进枢纽货场、驶进班列车厢,实现了“出厂即发运”,相比依赖板车短驳托运,大大节约时间、减少成本。
片区西作业区里,占地1200亩的仓储物流园区汽笛声疾,货运繁忙,十余家比亚迪第三方物流供应商、二十余家汽车零配件企业已入驻此处。“我们全天24小时响应订单,实时掌握比亚迪生产节拍,20分钟内就能将比亚迪需要的零配件送到生产线上。”睿程优事物流供应链(郑州)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任玉兰说到。
政策支持: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郑州市政府高度重视郑欧班列发展,将其纳入中欧区域政策合作案例地区建设工作方案。同时,郑州获批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总占地面积21675亩,由经开片区和郑州航空港片区两部分组成。
郑州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将依托中欧班列,进一步完善物流设施,加快项目建设,强化政策支持,推动物流枢纽提质进位,助力枢纽经济发展。目标是构建“枢纽带动贸易、贸易聚集产业、产业反哺枢纽”的经济发展新范式。
展望未来:从“追赶者”到“领跑者”
随着郑欧班列的不断发展,郑州正从“追赶者”变成“领跑者”。从最初的“每月一班”到如今的常态化高频均衡对开,从单一的货物运输到现在的多式联运、运贸一体、全链条服务,郑欧班列正在为郑州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注入强劲动力。
未来,郑州将继续发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依托郑欧班列,进一步提升其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