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职场欺凌频发?如何依法维权?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职场欺凌频发?如何依法维权?

引用
中国青年网
10
来源
1.
http://news.youth.cn/sh/202010/t20201028_12548503.htm
2.
http://js.people.com.cn/n2/2020/0925/c359574-34316329.html
3.
http://society.people.com.cn/n1/2021/0326/c1008-32061398.html
4.
https://m.huxiu.com/article/3203768.html
5.
https://www.sohu.com/a/354039237_200224
6.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1%B7%E5%A0%B4%E9%9C%B8%E5%87%8C
7.
https://zh.wikipedia.org/zh-hk/%E8%81%B7%E5%A0%B4%E9%9C%B8%E5%87%8C
8.
https://m.66law.cn/laws/2603605.aspx
9.
https://www.hrloo.com/news/31980.html
10.
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0/04/id/4974424.shtml

近年来,职场欺凌事件屡见不鲜,给受害者带来巨大的身心伤害。从山东众成饲料科技有限公司"保洁员喝厕所水",到厦门国际银行北京分行新入职员工因不喝领导敬酒遭扇耳光辱骂,再到悟空财税服务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业务部员工因业绩不佳被迫吃"死神辣条",这些触目惊心的案例揭示了职场霸凌的严重性。

职场欺凌,这个在职场中时常被忽视的问题,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根据智联招聘发布的《2020年白领生活状况调研报告》,63.65%的受访白领表示自己经历过职场PUA,商业服务行业和金融业成为重灾区,占比分别高达75.41%和71.28%。

职场欺凌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包括但不限于:

  • 言语侮辱:当众批评、恶意中伤、无端谩骂
  • 工作打压:安排不合理的工作内容,故意设置过高的工作标准
  • 精神控制:不停地打击否定,与同事进行比较,侵占他人功劳
  • 身体侵犯:暴力行为,如推搡、殴打等

职场欺凌不仅给受害者带来精神和身体的双重损害,还会影响团队氛围,降低工作效率,甚至导致人才流失。在陈洁所在的部门,先后有8名同事因无法忍受部门主任的霸凌行为而选择调离或辞职,时间最长的待了一年半,最短的只有半年。

然而,面对职场欺凌,大多数受害者选择忍气吞声或离职,很少有人选择维权。根据智联招聘的调查数据,66.42%的白领选择离职逃避,52.98%选择向同事吐槽,44.01%选择忍气吞声,仅有26.88%的人选择与上级正面理论,6.49%的人会利用社交媒体进行公开爆料。

维权难,难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法律界定模糊:我国现行法律尚未对职场霸凌作出明确界定,缺乏具体的违法性标准
  2. 证据收集困难:职场欺凌往往具有隐蔽性,受害者难以收集到有效的证据
  3. 维权成本高:精神损害赔偿有限,与维权成本不成正比
  4. 二次伤害风险:维权过程可能对受害者造成二次精神和心理伤害

尽管维权之路充满挑战,但并不意味着我们无计可施。以下是一些可行的维权步骤:

  1. 收集证据:保留所有相关证据,包括书面材料、电子邮件、微信QQ等对话记录、电话录音、现场录像、证人证言等
  2. 寻求内部解决:首先尝试通过公司内部渠道解决问题,如向上级领导或人力资源部门反映情况
  3. 法律咨询:咨询专业律师,了解自己的合法权益和可行的法律途径
  4. 外部求助:如果内部解决无果,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通过法律诉讼维护权益
  5. 公开曝光:在必要时,可以通过媒体曝光或社交媒体发声,借助公众力量推动问题解决

要从根本上解决职场欺凌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共同努力:

  1. 完善立法:借鉴其他国家经验,推动出台专门的反职场欺凌法规
  2. 企业责任: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反欺凌机制,营造健康的工作环境
  3. 员工教育:加强员工权益保护教育,提高维权意识
  4. 社会关注:媒体和社会各界应持续关注职场欺凌问题,形成舆论监督力量

职场欺凌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法律、企业、员工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我们期待有一天,职场欺凌能够像职场性骚扰一样,得到应有的重视和遏制,让每个职场人都能在健康、公平的环境中工作。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