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徒步必备:护膝神器推荐!
户外徒步必备:护膝神器推荐!
“我第一次徒步就走了20公里,结果膝盖疼了一个月,现在上下楼梯都费劲。”
“我是个户外运动爱好者,但最近发现膝盖越来越不行了,有时候走平路都会疼。”
如果你是户外徒步爱好者,或者正准备开始这项运动,上面的这些话可能会让你有些担心。确实,户外徒步是一项很好的运动,但如果不注意保护膝盖,它也可能成为膝盖的“杀手”。那么,如何在享受户外徒步的同时保护好我们的膝盖呢?让我为你提供一份实用指南。
为什么徒步时膝盖容易受伤?
户外徒步时,膝盖承受的压力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大。研究表明,在下山时,膝盖的软骨面之间承受的压力强度高达自身体重的3倍多。快速下山时,膝盖受到的冲击力更是自身体重的5-8倍。这意味着,一个体重60公斤的人在下山时,膝盖可能要承受高达480公斤的冲击力!
而且,户外徒步往往伴随着不平坦的路面、频繁的上下坡,这些都会增加膝盖的负担。如果不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很容易导致膝盖损伤,甚至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选择合适的装备
登山杖:膝盖的“第三条腿”
登山杖被誉为户外徒步的“第三条腿”,它能有效减少膝盖的负担。研究表明,使用登山杖可以减少22%的膝关节冲击力。在选择登山杖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 材质:铝合金和碳纤维是主流选择。其中,7075铝合金兼具轻便和坚固,是性价比很高的选择。
- 握把:建议选择带腕带和防滑材质的,可以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 锁定系统:快扣式最方便实用,但要注意检查螺丝是否松动。
- 长度:可调节范围要广,适合不同身高。一般建议选择120-145厘米可调的款式。
护膝:给膝盖一个温暖的拥抱
选择合适的护膝同样重要。建议选择具有以下特点的产品:
- 支撑性:选择带有弹簧支撑条的款式,可以有效稳定髌骨。
- 缓冲效果:内置缓震护垫,可以减轻运动时的冲击力。
- 透气性:选择透气性好的材质,避免长时间佩戴导致皮肤不适。
- 固定方式:采用耐用的魔术贴,方便调整松紧度。
正确的徒步方法和注意事项
保持正确的行走姿势
- 上坡时:身体稍微前倾,重心放在脚掌上,利用腿部力量推动身体向上移动,避免用膝盖直接顶住地面。
- 下坡时:身体稍微后仰,用脚跟先着地然后过渡到全脚掌着地的方式行走,这样可以减缓冲击力并增加摩擦力避免滑倒。
- 平路时:保持均匀的速度,不要逞强猛走。建议采用“小步快走”的方式,减少对膝盖的冲击。
控制负重
即使是去爬一座小山,行走的时间超过4个小时也是很正常的。一般情况下负重超过体重的1/4重量,下山就要从保护膝盖的角度控制节奏了,即使是特殊情况,负重也尽量不要超过体重的1/3。
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开始爬山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包括拉伸,让关节、肌肉、韧带等得到良好的预热。也可以用双手手指揉搓膝盖下边缘,促进关节润滑夜的分泌。
注意休息和恢复
徒步过程中要注意适时休息,不要过度疲劳。每次徒步后要进行充分的拉伸放松,帮助肌肉恢复。如果感到膝盖不适,要及时就医,不要“硬撑”。
加强腿部肌肉锻炼
发达的肌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膝盖所承受的压力,让膝盖的损伤降低到最小。平时加强股四头肌(大腿前部)和十字韧带的锻炼,尽量避免错误姿势导致受伤,要是在锻炼的时候损伤真是太不值了。
其他注意事项
- 控制运动量:每天的步行量要适可而止,青壮年日走8千—1万步,老年人日行3千—5千步即可。
- 保持合理体重:过重的体重会增加膝盖压力,容易导致膝盖受损。
- 注意保暖:膝盖怕寒,寒冷天气可以穿上护膝,或者给腿部多穿一层裤子,确保膝盖温暖。
- 营养补充:注重饮食营养均衡,多吃富含钙质、胶原蛋白如牛奶、豆制品、鱼虾等有助于维持膝盖健康食物,也可吃氨糖软骨素保养膝盖。
户外徒步是一项很好的运动,但保护好膝盖是享受这一切的前提。希望这份指南能帮助你更好地享受徒步的乐趣,同时避免不必要的伤害。记住,膝盖的健康关系到我们未来的行动能力,不要等到出现问题才开始重视。从现在做起,用科学的方法保护好我们的膝盖,让户外徒步成为一项可持续的健康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