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大专家支招:如何在家教孩子爱国
西南交大专家支招:如何在家教孩子爱国
在当今时代,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一个值得每位家长深思的问题。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导师刁成林教授指出,家庭教育中的爱国主义教育至关重要。家长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让孩子切身感受到祖国的强大,激发其自豪感和责任感。
用具体成就激发爱国情感
刁教授建议,家长可以向孩子展示我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以此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比如,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已经走在世界前列,截至2023年底,全国高铁运营里程已超过4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再如,我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天宫”空间站、“嫦娥”探月工程、“天问”火星探测等项目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通过这些具体事例,孩子能够直观感受到国家的强大,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
以抗疫精神培育责任意识
刁教授还提到,抗击新冠疫情中的英雄事迹是很好的教育素材。家长可以给孩子讲述钟南山、李兰娟等院士的感人故事,以及无数医护人员、志愿者的无私奉献。这些故事能够帮助孩子理解什么是责任与担当,培养他们为国家和社会贡献力量的意识。
创新教育方式,增强体验感
在教育方式上,刁教授提倡采用互动式、探究式、体验式等多样化方法。比如,家长可以带孩子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博物馆、科技馆等,通过实地参观和亲身体验,加深他们对历史和科技发展的理解。此外,还可以通过观看爱国主义题材的影视作品、阅读相关书籍等方式,丰富孩子的知识储备,激发其爱国情感。
将爱国教育融入日常生活
刁教授强调,爱国主义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长期坚持、潜移默化的过程。家长应该将爱国教育融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在观看新闻时,可以引导孩子关注国家大事;在节假日,可以一起参与升旗仪式等爱国活动;在家庭讨论中,可以多谈国家的发展和进步。通过这些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积累,逐步培养孩子的爱国情怀。
总之,家庭教育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家长用心经营。通过展示国家成就、讲述英雄故事、创新教育方式以及日常生活的点滴渗透,我们一定能够培养出具有强烈爱国情怀的新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