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东北、北京、上海:三地春节习俗大不同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东北、北京、上海:三地春节习俗大不同

引用
腾讯
12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50204A05KOR00
2.
https://m.sohu.com/a/756069628_163278/?pvid=000115_3w_a
3.
http://wenhui.whb.cn/zhuzhan/rd/20210208/391444.html
4.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1267251
5.
https://china.huanqiu.com/article/9CaKrnJTe3v
6.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6360163
7.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0293590809918146
8.
https://www.sohu.com/a/223286176_711593
9.
https://zhuanlan.zhihu.com/p/24967088
10.
http://ln.news.cn/zt/gnxs.html
11.
http://www.news.cn/20250208/d4370737b5394c05b36684dc070d55b8/c.html
12.
https://www.chinafolklore.org/web/index.php?NewsID=3832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各地都有其独特的庆祝方式。东北、北京、上海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三个地区,它们的春节习俗各具特色,展现了中国春节文化的多样性。

01

从腊八到元宵:时间维度上的差异

东北的春节从腊八开始,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腊八这天,家家户户都会熬制腊八粥,象征着丰收和富足。腊月二十三是小年,人们会祭灶王爷,用关东糖封住他的嘴,希望他上天言好事。腊月二十八开始,人们会准备年货,包括冻梨、冻柿子、杀猪菜和粘豆包等特色食品。

北京的春节同样从腊八开始,但更注重小年的祭灶仪式。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家家户户会用糖瓜祭灶,希望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腊月二十五开始,人们会进行大扫除,准备豆腐、白肉等年货。除夕夜,北京人会吃团圆饭和饺子,守岁到天明。

上海的春节则从腊月二十四的祭灶开始,这一天被称为“送灶日”。上海人会用糖和糯米团子祭灶,还会在院子里“厾米囤”,祈求来年丰收。除夕前,上海人会进行大扫除,称为“掸檐尘”,寓意“越掸越发”。

02

饮食文化的地域特色

东北的年夜饭以炖菜为主,酸菜白肉血肠、小鸡炖蘑菇、猪肉炖粉条等都是必备菜品。饺子是东北春节的主角,不仅年夜饭要吃,初五还要吃“破五饺子”,寓意驱灾避邪。

北京的年夜饭讲究“年年有余”,餐桌上必有一条红烧鲤鱼。此外,四喜丸子、红烧五花肉、清炖整鸡等寓意吉祥的菜品也是必备。饺子是除夕夜的主食,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之意。

上海的年夜饭则注重菜名的吉祥寓意。比如,菠菜叫“长庚菜”,青菜叫“安乐菜”,黄豆芽叫“如意菜”,百叶包肉叫“如意卷”,蛋饺叫“金元宝”。每道菜都不能吃完,寓意“吃剩有余”。

03

民俗活动的异同

东北的春节民俗活动丰富多彩,包括扭秧歌、踩高跷、放鞭炮等。除夕夜,小辈会给长辈磕头拜年,但这一习俗近年来逐渐减少。春节期间,人们还会参加冰雪活动,如滑雪、冰雕展等。

北京的春节民俗活动以庙会为主,厂甸、五显财神庙、东岳庙、白云观等都是著名的庙会场所。此外,北京人还会玩踩岁游戏,将芝麻杆撒在地上踩,象征着节节高。春节期间,人们会互相拜年,长辈会给晚辈压岁钱。

上海的春节民俗活动相对简约。除夕夜,家长会给孩子们压岁钱。初五接财神是上海春节的重要活动。元宵节时,上海人会赏灯、猜谜、吃元宵,大街小巷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04

新年俗的融入

随着时代的发展,三个地区的春节习俗都在悄然变化。东北人开始选择旅游、冰雪运动等新的过年方式。北京人则更注重文化活动,如逛庙会、看京剧等。上海人则在保留传统的同时,融入了更多的现代元素,如电子红包、网络拜年等。

05

结语

东北、北京、上海的春节习俗各有特色,但都体现了中国人对家庭团圆、幸福生活的向往。无论是东北的炖菜,北京的团圆饭,还是上海的吉祥菜,都寄托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而祭灶、拜年、庙会等民俗活动,更是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传统习俗也在不断创新和演变,为春节增添了新的活力和乐趣。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