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房颤心脏总乱跳,中医防治不用慌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房颤心脏总乱跳,中医防治不用慌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757383501_107561

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主要表现为心悸、胸闷、头晕等症状。随着年龄的增长,房颤的发病率逐渐升高,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健康。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房颤的诊断、类型、危害以及中医防治方法,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预防房颤。

房颤如何诊断

房颤通过心电图诊断。房颤时心房激动的频率可达350~600次/分,心跳频率往往快而且不规则,脉率低于心率。

心电图上显示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形态各异、R-R间期不定的f波,频率约为350-600次/分,QRS波多正常时,可诊断为房颤。

当怀疑有房颤,单次心电图正常时,可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来监测。

房颤有哪些类型

房颤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

  • 阵发性房颤:在发病7天内自动终止或干预终止。
  • 持续性房颤:持续时间超过7天的房颤,包括超过7天的房颤后通过复律(药物或电复律)终止发作。
  • 长程持续性房颤:当决定采用节律控制策略时,房颤持续已超过12个月。
  • 永久性房颤:医生和患者共同决定放弃恢复或维持窦性心律的一种类型,反映了患者和医生对房颤的治疗态度,而不是房颤自身的病理生理特征,如重新考虑节律控制,则按照长程持续性房颤处理。

此外,在过去,瓣膜性房颤特指机械瓣置换术后及中重度二尖瓣狭窄者合并的房颤,还有其他一些房颤相关概念,如孤立性房颤、慢性房颤等,由于易与临床概念混淆,故目前已不建议使用。

房颤的危害是什么

房颤的危害主要是脑卒中、血栓栓塞事件和心力衰竭。

脑卒中是房颤最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约占5%,与没有房颤的患者相比,房颤患者的卒中风险平均提高了3-5倍,当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功能不全时,卒中风险又会大大提高。

房颤发生时,心房以350-600次/分的速度颤动,血液瘀滞在心房中易凝块,形成血栓,随之脱落,会随着血管流到全身,堵塞外周动脉,造成相应器官的缺血,如发生肺栓塞时,会危及生命。

房颤时,心脏快速跳动,在这样的工作的强度下,心肌的力量会很快耗尽,即可能出现心力衰竭,研究表明,房颤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风险是非房颤患者的3倍。

房颤的中医认识及日常防治

中医对房颤的认识

传统医学并没有房颤这一名词的记载,但是根据症状将其归属于“心悸”范畴来辨证论治。中医学对“心悸”认识的历史沿革如下:

汉代时,《黄帝内经》有“心掣”、“心下鼓”等的描述,认为宗气不足、惊恐不定,饮食失常均可导致心悸。《伤寒杂病论》称之为“心动悸”、“惊悸”等。至唐代,药王孙思邈在《千金方》提出因“虚”致悸。金元时期,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认为心悸与“虚证”(阴虚为主)、“痰邪”密切相关。明清时期,王清任将“瘀血”放在重要地位,更是提出“悸生瘀血”的论述。

房颤病人生活建议

  • 饮食及生活习惯:禁酒戒烟,避免咖啡浓茶。食用低盐低脂食物,尽量少食辛辣、刺激、油腻食物。避免盲目服用保健产品。避免过度劳累、熬夜,吸烟、酗酒是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
  • 情绪及运动:避免情绪激动,应尽量保持心态平静。适量强度的运动,如出现心脏不适,应立即停止运动,避免高强度、高体能运动模式,以免增加心脏负荷从而诱发房颤。

房颤病人运动模式

  • 避免久坐:静坐为主的生活方式使房颤发生率增加5倍,在此类患者中增加活动强度可降低其风险,建议患者适当活动,避免久坐。
  • 远离剧烈运动:一项研究显示,房颤患者仅经过12周的中等强度运动,就可以使房颤负荷降低41%。另一项在耐力运动员中进行的研究显示,长时间高强度耐力运动使房颤发生率增加5倍。因此,提倡适量运动可能对防治房颤有益。

中医功法治疗方式

中医传统养生功法种类较多,以五禽戏、八段锦与太极拳为代表。

  • 五禽戏:华佗所创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锻炼过程“任力为之,以汗出为度”。现代研究显示能够对大脑皮层以及皮下植物神经中枢起到调节作用,促进疾病的恢复和症状的缓解起到积极作用。
  • 八段锦:在我国古老的导引术中,八段锦是流传最广,对导引术发展影响最大的一种。八段锦具有促进消化、提升脾胃的功能,对调整人体健康状态以及改善生活质量有很好的作用和效果。并有纠正机体异常反应的作用,能疏通经络,调节气血,起到调和阴阳、恢复生理功能的的作用,被证实对于射频术后的房颤患者有一定的作用。
  • 太极拳: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辨证理念为核心思想,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太极拳的锻炼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心悸发作程度,在生理方面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改善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与血液循环系统的正常生理机能,同时在心理方面可以改善焦虑、抑郁情绪,从而避免房颤的频繁发作。

房颤中医药食疗方案参考

中医食疗则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三因制宜与辨证论治,再根据食物的四气(寒、热、温、凉)、五味(酸、苦、甘、辛、咸),对食物合理的搭配使用,达到治疗或辅助治疗的作用。正如金元四大家张从正所言:“养生当论食补,治病当论药攻”。

中医食疗最明显的优点就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且对人体基本上无毒副作用。其次寓治于食,让人在享受食物的美味中,不知不觉达到强身治病的目的。此外,这种自然疗法与口服中药相比,为更多人所接受,对于慢性疾病的调理尤佳。以下列出几种食疗方案供参考:

  • 桂圆粥:桂圆15g,大枣7枚,粳米100g。有养心安神、健脾补血之效,适用于心血不足者,症见心慌、失眠、健忘、贫血等。
  • 小麦粥:浮小麦30g,粳米100g,大枣10枚。有养心神、补脾胃、止虚汗之功,适用于心气不足者,症见心悸、失眠、出虚汗等。
  • 桂圆莲子粥:桂圆、莲子各15g,大枣10枚、粳米100g。有健脾宁心之用,适用于心脾两虚者,症见心悸、失眠健忘、大便溏泄等。
  • 酸枣仁粥:酸枣仁(打碎)10g,粳米100g。有补肝血、养心神之法,适用于心肝血虚者,症见心悸、心烦、失眠等。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