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胡进庆揭秘:葫芦娃角色设计背后的故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胡进庆揭秘:葫芦娃角色设计背后的故事

引用
澎湃
11
来源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444698
2.
https://www.sohu.com/a/567038203_121123741
3.
https://yule.sohu.com/20080522/n256992205.shtml
4.
https://wapbaike.baidu.com/tashuo/browse/content?id=d49633ff3c87a296d1354ecd
5.
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3148728.html
6.
https://www.ctdsb.net/c1742_202411/2299812.html
7.
https://www.9game.cn/hlw2/7284321.html
8.
https://www.sfaa.com.cn/2023/1220/c116a3556/page.htm
9.
https://m.fx361.com/news/2016/1216/415570.html
10.
https://www.taptap.cn/moment/278944493607063179
11.
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13/2013-08-08/170009.html

1984年秋天,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剪纸片导演胡进庆接到了一个艰巨的任务:创作一部动画系列片。当时,国外的动画片已经在中国的电视屏幕上大行其道,中国动画工作者们也迫切希望制作出属于自己的动画系列片。

摆在胡进庆面前的,是杨玉良根据民间故事改编的文学剧本梗概《十兄弟》。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坟墓中蹦出了十个天赋异禀的兄弟,他们拥有千里眼、顺风耳、无穷神力等特异功能,为了救民于水火而与地主、官员乃至皇帝展开斗争。

但是,胡进庆看完剧本后却皱起了眉头。当时剪纸片的制作成本非常有限,每帧画面的成本才三块多。而《十兄弟》剧本中不仅主角形象各异,还涉及大量角色和场景,完全超出了预算和制作周期的承受范围。

面对这个难题,胡进庆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创意:将十兄弟改为七兄弟,让他们都长一个样子,并且都是小孩儿。这样既能简化制作难度,又能保持故事的趣味性。更重要的是,他决定让这些兄弟从葫芦里降生,因为“葫芦”谐音“福禄”,在中国象征着吉祥、神秘。

但是,这个创意最初并没有得到厂里的认可。艺委会认为这个创意还不够完整,不具备立项的条件。胡进庆坚持自己的方案,甚至表示如果不能按他的方案进行筹备,那就只能请艺委会“另请高明”。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时,新上任的厂长严定宪力排众议,支持了胡进庆的创意。他认为胡进庆之前创作《鹬蚌相争》时也是在没有完整剧本的情况下直接起草画面分镜,最后片子也很成功。于是,厂里终于同意胡进庆先行起草每一集的画面分镜。

接下来,胡进庆开始着手设计葫芦娃的具体形象。他找到了造型设计师吴云初,提出了自己的要求:葫芦娃的脸要表现出小英雄的正气禀然,身体要参考小孩的比例但不失力量感,服饰要融入中国传统元素。

在吴云初的笔下,葫芦娃的形象逐渐清晰:四方脸、浓眉大眼,头顶戴着葫芦冠。眼睛外方内圆,符合中国传统中浓眉大眼的正气造型;鼻子用简洁的单线表示;嘴巴向上翘起,带着友善的微笑。身体采用三头身的比例,手臂如莲藕般圆润,下肢敦实有力。服饰方面,头饰灵感来源于古代男子的方巾,项圈则是传统的葫芦叶造型,服装则借鉴了中国传统猎户的装扮。

就这样,经过胡进庆和吴云初的共同努力,七个性格各异但又团结一致的葫芦娃诞生了。他们不仅在中国动画史上开创了先河,更成为了几代人共同的童年回忆。这个诞生于“无奈之举”的创意,最终创造了一个充满魅力的经典形象,也为中国动画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