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戴高乐:从英雄到争议,他的功过你怎么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戴高乐:从英雄到争议,他的功过你怎么看?

引用
百度
12
来源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4%8F%E7%88%BE%C2%B7%E6%88%B4%E9%AB%98%E6%A8%82/10430924
2.
http://news.12371.cn/2014/01/12/ARTI1389473201211966.shtml
3.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88%B4%E9%AB%98%E4%B9%90%E4%B8%BB%E4%B9%89/10678463
4.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4%8F%E5%B0%94%C2%B7%E6%88%B4%E9%AB%98%E4%B9%90/10430924
5.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6918081
6.
https://cn.ceibs.edu/new-papers-columns/20355
7.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88%B4%E9%AB%98%E6%A8%82%E4%B8%BB%E7%BE%A9
8.
http://cn.chinadiplomacy.org.cn/2024-01/17/content_116946097.shtml
9.
https://www.project-syndicate.org/commentary/macron-beijing-visit-controversial-taiwan-comments-by-shlomo-ben-ami-2023-05/chinese
10.
https://cn.ceibs.edu/new-papers-columns/20079
11.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4%8F%E7%88%BE%C2%B7%E6%88%B4%E9%AB%98%E6%A8%82
12.
https://saias.ecnu.edu.cn/t/2918

1940年6月18日,当法国政府准备向纳粹德国投降时,一位将军在英国伦敦通过BBC向全世界发表了一篇震撼人心的演讲:“我是戴高乐,我宣布我将在这里继续战斗……”这篇著名的“6·18号召”成为了法国抵抗运动的开端,也奠定了夏尔·戴高乐在法国历史上的传奇地位。

戴高乐出生于1890年,父亲是一位文学和历史教师,从小接受严格的通识教育。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三次负伤并被俘,在战俘营中五次尝试越狱未果。这段经历磨炼了他的意志,也为他后来的领导能力奠定了基础。

二战爆发后,戴高乐晋升为准将,并在1940年6月担任国防副国务秘书。当法国政府准备投降时,他拒绝接受失败,前往英国继续抗争。1940年6月18日,他在BBC发表著名演讲,号召法国人民抵抗纳粹占领,成为“自由法国”的象征性领袖。尽管初期支持者寥寥,但他的坚持最终凝聚起强大的反抗力量,为法国的解放发挥了关键作用。

战后,戴高乐短暂担任临时政府总理,但在1946年辞职以抗议宪法草案。此后,他创立了“法兰西人民联盟”,并在1958年阿尔及利亚危机中重新掌权,推动建立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当选首任总统。

戴高乐主义是理解他所有决策的关键。这一思想体系强调民族主义、主权独立和大国地位,主张法国应摆脱外部势力控制,追求全球事务中的独立声音。在他的领导下,法国恢复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包括退出北约、发展核武器以及促成欧洲联合。

在国际关系方面,戴高乐的决策常常充满争议。他主张与苏联及东欧国家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推动法德和解与欧洲一体化进程。1964年,戴高乐将军与毛泽东主席以超凡的战略眼光,毅然作出中法全面建交的历史性决策,在中法之间同时也在中国同西方世界之间打开了相互认知和交往的大门。同年,法国成为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这一决策在当时被视为“外交核爆”,打破了冷战藩篱,为中法关系开创了良好开端。

然而,戴高乐的一些决策也引发了广泛争议。他坚持退出北约,认为北约是美国的附庸集群,这一决定在当时引起了盟国的强烈不满。此外,他对殖民地的政策也备受争议,虽然他主张与前殖民地国家保持良好关系,但这种做法有时被认为是在维护一种变相的殖民利益。

戴高乐于1970年逝世,但他的影响至今仍在法国乃至世界舞台上延续。2005年,法国国家二台举行的“法国十大伟人榜”评选中,电视观众将戴高乐评为法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他不仅是一位军事家、政治家,更是一位思想家和作家,其著作《战争回忆录》和《希望回忆录》被法国著名的“七星社图书馆”收录为文学名著。

戴高乐的一生体现了对国家荣誉和个人原则的不懈追求,被视为法国精神的象征。他留给后人的不仅是具体的政策遗产,更是一种追求独立自主、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力量。正如他在《战争回忆录》中所写:“真正的指挥学校是通识文化。通过接受通识教育,人们可以理清思路,把次要的东西剔除,从而看到事物的本质。”这种追求本质、不被表面现象迷惑的智慧,正是戴高乐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