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推荐:家长如何帮孩子收心迎开学?
教育部推荐:家长如何帮孩子收心迎开学?
新学期在即,如何帮助孩子顺利过渡到学习状态?教育部政务新媒体推出“你好新学期”专栏,为家长提供权威指导。以下四大“收心”建议,助力孩子以最佳状态迎接新学期。
第一步:完成作业,温故知新
开学临近,首先需要检查孩子的假期作业完成情况。对于未完成的作业,要督促孩子合理安排时间,确保按时完成。在此基础上,鼓励孩子进行知识复习和预习。通过回顾上学期的重点内容,做好新旧知识的衔接,有助于孩子更快适应新学期的学习节奏。
第二步:调整心态,恢复作息
假期里,孩子们往往作息不规律。为了让孩子更好地适应开学后的学习生活,需要提前调整作息时间。建议从现在开始,逐步恢复上学期间的作息安排。每天提前15-30分钟起床,晚上相应提前入睡,循序渐进地调整生物钟。同时,要减少娱乐活动,特别是控制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增加阅读和学习的时间。
第三步:放松身心,适当“充电”
在开学前,可以安排一些轻松的活动,帮助孩子放松身心。比如,可以带孩子进行户外运动,如散步、跑步或骑自行车,既能锻炼身体,又能缓解压力。此外,还可以带孩子去书店选购新学期的书籍和学习用品,增加对新学期的期待感。通过这些活动,帮助孩子恢复平日规范、周末放松的张弛有度的状态。
第四步:做好计划,明确目标
在开学前,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新学期的学习计划。这个计划应该包括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既要考虑学习方面的提升,也要关注兴趣爱好的培养。例如,可以设定提高某门学科的成绩、阅读一定数量的书籍、学习一项新技能等目标。制定计划时要充分听取孩子的意见,确保目标既具有挑战性,又切实可行。
在实施这四个步骤时,家长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避免“急刹车”:调整状态需要时间,不要期望孩子一夜之间就能完全转变。作息和学习计划的调整应该循序渐进,给孩子一个适应的过程。
避免“一刀切”:不要强行取消孩子的所有娱乐活动,这可能会引起孩子的抵触情绪。应该与孩子共同商量,合理安排学习和娱乐的时间。
避免“填鸭术”:开学前后,孩子需要一个过渡适应期。家长不要给孩子制造太大压力,而是要多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习惯。
避免“放风筝”:无论何时,家长都不能对孩子撒手不管。家长的陪伴和引导对孩子的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以上四个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调整身心状态,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新学期的到来。记住,每个孩子的情况不同,家长需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方法。最重要的是,保持耐心和理解,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