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AI赋能骨密度检测:中山大学团队研发新型系统获突破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AI赋能骨密度检测:中山大学团队研发新型系统获突破

引用
百度
6
来源
1.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8252583084726756&wfr=spider&for=pc
2.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8/528607.shtm
3.
https://m.leiphone.com/category/healthai/ZvQL1LARqoi6VV4s.html
4.
https://static.nfnews.com/content/202408/23/c9680667.html?colID=0&firstColID=1374&appversion=11500&from=weChatMessage&enterColumnId=14&date=&layer=2
5.
https://www.shimadzu.com.cn/an/news-events/news/2019/0917.html
6.
https://m.mp.oeeee.com/a/BAAFRD000020240823990040.html

骨质疏松症,这个被称为“沉默的流行病”的骨骼疾病,正在影响着中国约9000万人的健康,其中女性患者更是高达7000万。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预计到2035年,我国治疗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医疗费用将攀升至1320亿元,2050年将进一步增至1630亿元。面对这一严峻形势,精准及时的诊断显得尤为重要。

01

创新技术突破传统局限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骨外科丁悦教授和李春海教授团队研发的新型同步自体模PL-QCT骨密度检测系统(Bone`s QCT),为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该系统创新性地将AI技术与骨密度检测相结合,通过深度学习算法优化软件对人体各类型组织的识别能力,实现了更精准、便捷的骨密度测量。

传统上,双能X线吸收法(DXA)是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金标准,但其二维平面测量的特性容易受到骨质增生、血管钙化等因素的影响,产生误差。而定量CT(QCT)技术虽然精度更高,但依赖体外模具校准,需要配套器具和软件,临床推广受限。Bone`s QCT系统则突破了这些局限,通过AI辅助图像分析技术,自动识别并利用患者自身的肌肉及脂肪组织作为校准参考,替代传统体外模具,显著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和重复性。

02

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Bone`s QCT系统的另一大创新在于,患者无需重复进行CT检查,只需将既往CT扫描数据导入系统即可完成骨密度测算。这种基于AI的图像处理技术不仅优化了诊断流程,还避免了人工误差,提高了日常诊断的效率和准确性。

目前,该系统已在全国20个省市落地应用,展现出良好的临床推广前景。丁悦教授表示,Bone`s QCT系统不仅能用于骨质疏松症的筛查,还能进一步拓展到骨松患者的术前风险预测、手术策略规划及术后疗效评估等多个临床场景。这一创新技术的普及,将有助于提升基层医院的诊疗能力,让更多患者获得便捷的筛查机会。

03

医工结合推动医疗进步

Bone`s QCT系统的研发成功,是医工结合的典范。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团队与博志生物科技公司紧密合作,从临床需求出发,通过技术创新解决实际问题,实现了从科研成果到临床应用的转化。该系统于2023年获得省药监局二类临床医疗器械证并获批上市,相关研究成果已在国际期刊发表,并在第十六届上海国际骨科前沿技术与临床转化学术会议上获得银奖。

这一创新技术的问世,不仅改善了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诊断工具,更为未来医疗AI技术的发展开辟了新路径。随着AI技术在医疗领域的深度融合,我们有理由相信,更多像Bone`s QCT这样的创新产品将不断涌现,为人类健康事业带来新的突破。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