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龙华文化艺术中心:艺术与历史交融的新地标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龙华文化艺术中心:艺术与历史交融的新地标

引用
8
来源
1.
http://www.archcollege.com/archcollege/2023/04/52249.html
2.
https://www.archiposition.com/items/20230410020613
3.
https://www.archiposition.com/items/20230404085409
4.
https://news.sina.cn/sx/2023-04-10/detail-imypwvck7878648.d.html
5.
http://www.szlhq.gov.cn/lhcsglj/gkmlpt/content/10/10483/post_10483373.html
6.
https://www.szlhq.gov.cn/zjlh/tslh/yxlh/content/post_4613590.html
7.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2/0123/13/26675318_1014563731.shtml
8.
https://www.szlhq.gov.cn/xxgk/xwzx/gzdt/content/post_11950151.html

深圳龙华区,一座承载着百年历史记忆的城区,如今正以崭新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在塘朗山脚下,一座融合现代设计理念与自然生态的地标性建筑——龙华文化艺术中心,正在悄然崛起。它不仅是一座文化设施,更是一颗镶嵌在城市与自然之间的“文化晶石”,见证着龙华从历史走向未来的文化传承。

01

谷中艺心,三晶之丘:独特的设计理念

龙华文化艺术中心由音乐艺术中心、动漫美术馆、妇女儿童中心三大建筑组成,总建筑面积达60,930平方米。项目设计团队AG汇创以“谷中艺心,三晶之丘”为理念,将三座建筑比作探索自然与建筑艺术的“文化晶石”,通过简洁有力的形体切割,打造出独特的建筑外观。这种设计既呼应了城市文脉,又连接了自然环境,营造出一个生态与文化艺术共生的当代艺术中心。

02

建筑特色:自然与艺术的完美融合

建筑的立面设计以“文化晶石”为主题,围绕中心广场,三座“文化晶石”对外形成核心功能的立面形象。面对城市一侧的建筑立面采用银灰色金属板,排列出独特的切割韵律;而靠塘朗山一侧则以石材为主,掩映在覆土屋顶之下,营造出宁静而丰富的建筑游览空间。

项目充分尊重自然地形,通过建立与地形的联系,修复现有基地与城市和自然割裂的形态。借助生态修复打通山海通廊,与空间的融合构建沉浸式的观览体验。设计遵从的是自然与建筑艺术的结合。

03

功能布局:因地制宜的智慧

三座建筑分别坐落于三个台地上,顺应地势,形成错落有致的建筑群组。其中,妇女儿童中心位于北侧,靠近市政路,便于目标人群的到达与使用;动漫美术馆位于中央,邻近广深铁路,其较低的噪音敏感度能最大程度地削弱场地所受的噪声干扰;音乐艺术中心则位于南侧,与毗邻的音乐主题公园形成多维联动。

各馆功能空间自下而上形成由公共至特色、开放至私密、由宣传交流至学习教育的自然过渡。这种布局既保证了各功能区的独立性,又通过公共空间实现了功能间的紧密联系。

04

文化传承:新老建筑的对话

在龙华这片土地上,还矗立着另一座百年建筑——观澜古墟的红楼(澜阁)。这座建于1923年的中西合璧建筑,见证了龙华的百年沧桑。与之相比,龙华文化艺术中心以其现代的设计理念和功能布局,展现了新时代的文化魅力。

观澜古墟的红楼以其独特的巴洛克风格和红色外墙,成为了龙华的历史地标。而龙华文化艺术中心则以银灰色金属板和石材的现代材质,打造出简约而富有韵律的建筑外观。一新一旧,一现代一传统,两座建筑隔空对话,展现了龙华文化发展的脉络。

05

未来展望:文化发展的新地标

龙华文化艺术中心的建设,不仅是龙华区文化设施的升级,更是深圳打造“艺术强市”的重要一步。它将为市民提供一个集艺术鉴赏、文化博览、兴趣社群、会议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空间,真正实现全龄化参与和全天候活力。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龙华文化艺术中心将以其独特的设计和丰富的功能,成为龙华区新的文化地标,引领着龙华文化事业的发展,为深圳这座年轻的城市注入更多文化活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