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大年初五迎财神,你准备好“捏小人嘴”了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大年初五迎财神,你准备好“捏小人嘴”了吗?

引用
百度
9
来源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8E%A5%E8%B4%A2%E7%A5%9E/1598096
2.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20-01/29/c_1125509194.htm
3.
https://news.china.com/socialgd/10000169/20250202/47924391.html
4.
https://www.yicai.com/image/102459297.html
5.
https://www.sohu.com/a/757175435_121443915
6.
https://zhuanlan.zhihu.com/p/464078422
7.
https://xinwen.bjd.com.cn/content/s679ec178e4b068c68f0f4842.html
8.
https://news.ycwb.com/2025-02/02/content_53216739.htm
9.
http://www.news.cn/20250202/67ddf1be462c4c0bb3639badf55c752a/c.html

“五日财源五日求,一年心愿一时酬。”正月初五,俗称“破五”,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充满特色与喜庆的一天。这一天承载着丰富的习俗和美好的寓意,人们通过各种活动祈求幸福、健康和财富。

01

迎财神:千年传承的祈福仪式

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也是商家开市的日子。一大早,各地的财神庙便人头攒动,香火鼎盛。商家们纷纷准备酒席,燃放鞭炮,祭拜财神,祈求一年财运亨通。

关于迎财神的习俗,流传着多个有趣的传说。一说源于宋代,相传宋朝蔡京富有,民间传说他是富神降生,他恰生于正月初五,所以民间把他当作财神来祭拜。后蔡京被贬,民间另换财神,当时宋朝的国姓为赵,玄字为"岚"字的一个组成部分,便给财神起了一个赵玄坛的名字加以敬拜。

另一种说法与唐朝首富王元宝有关。王元宝靠贩运琉璃发家,富可敌国。据说他每到正月初五都会去庙里为财神烧香祈祷,这一举动后来被人们效仿,使正月初五成为民间迎财神的日子。

02

“捏小人嘴”:饺子背后的民俗故事

北方地区有吃饺子的传统,寓意招财进宝。饺子形状像元宝,象征财富,也寄托了对家庭团圆和美满生活的期望。包饺子时要用手一下挨一下地沿着饺子边捏,捏成花边饺子,俗称“捏小人嘴”,据说这样可以规避周围谗言,除掉“小人”,在新的一年里顺顺当当。

关于花边饺子的另一种说法是,花边和古代的元宝有些相似,所以“破五”吃花边饺子还寓意在新的一年增加财富,日子红红火火。

03

送穷神:辞旧迎新的象征

除了迎财神和吃饺子,初五还有送穷神的习俗。这一传统与姜子牙封神的故事有关。据说姜子牙将背叛的妻子封为“穷神”,并让她在遇到“破”的时候返回。由于穷神无处可居,她会在正月初四寻找姜子牙,姜子牙便让她去懒人家中居住。为了防止穷神进门,家家户户会在天亮前清扫炕席底,并用白纸剪成女人模样,连同尘土一起倒在门外,这便是“送穷”的由来。

04

传统民俗在当代的传承

在北京白云观,每年初五都会迎来大批游客。人们排队摸石猴、打金钱眼,祈求平安和财富。据现场保安介绍,上午十点左右是人流高峰期,游客们按照“摸石猴”的队伍有序前行。在老北京的传统习俗里,相传摸白云观的石猴能消灾增福,因此每年春节都有许多市民来排队摸石猴。

“其实白云观里‘藏’着3只石猴。若能将它们一一摸到,便能祈求来年吉祥好运。”第一次来白云观的陈女士,正按照社交平台上的“寻猴地图”在观内仔细寻找。第2只石猴位于山门西侧“八”字形影壁须弥座顶端的束腰处,整幅图案为一棵大树,树下有只猴子。第3只石猴则在东院雷祖殿前的“九皇会碑记”底座花纹图案中,一只猴子手托蟠桃。这3只猴子位置分散,因此民间才有“铁打白云观,三猴不见面”的俗谚。

进入山门后,窝风桥畔同样热闹,这里挤满了正在“打金钱眼”的市民。“打金钱眼”是春节期间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窝风桥下悬挂着一枚巨大的金钱模型,钱眼中有一口小号铜钟,上刻“钟响兆福”。相传,祈福的游人若能用铜钱击中钱孔里的铜钟,使其发出清脆声响,这一年便会诸事顺利、平安如意。

市民们纷纷将手中的“铜钱”掷向钱眼里的铜钟。每当有人成功击中,人群中便会爆发出阵阵欢呼声。一时间,窝风桥下叮叮当当,铜钟声响个不停。“破五”这一天,白云观的这些传统祈福活动,承载着市民们对新年的美好期许,也让民俗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活力,成为春节期间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05

各地不同的破五习俗

破五的习俗因地域而异,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在甘肃一些地区和陕西陇县,流行初五吃搅团,意为把一切不如意的事情用这种糨糊般的食物粘住或粘掉,也有说法是用搅团来“填穷坑”。

在山西翼城地区,初五则流行煮刀切面吃,叫做“切五鬼”。在山东临沂、邹城等地,初五既可以吃饺子,也可以吃面,当地有“初五吃顿面,一亩打一石”的说法。在山东日照五莲一带,初五还有个习俗叫“烙蚂蚁爪”,实质就是吃炸年糕,以来年“防蚂蚁入室”。

在苏州地区,初五则要吃路头糕和路头面。路头糕是荠菜炒年糕,隐喻年年高兴;路头面即面条,意祝当地财神、路神长寿。

06

文化传承的意义

破五节的习俗不仅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它让人们在欢乐祥和的氛围中,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这些传统习俗始终承载着人们对幸福、健康和财富的永恒追求。

今天,无论你身处何地,都可以通过参与这些传统习俗,感受浓浓的年味,为新的一年祈福纳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