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获“全国最佳”:青岛打造引才汇智“强磁场”
五获“全国最佳”:青岛打造引才汇智“强磁场”
青岛在人才引进方面持续发力,连续多年获得多项国家级荣誉。2024年,青岛第五次获评“中国最佳引才城市”,并入选“全国人才友好型城市”、“全国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等多项榜单。目前,全市人才总量已达到287万人,其中在青院士达到95人,省级以上人才2000余人。
2024中国年度最佳雇主颁奖盛典上,青岛再度入选“中国最佳引才城市”。
五次上榜,青岛人才吸引力从何而来
“最佳引才城市”评选由智联招聘联合北京大学社会调查研究中心发起,从人才吸引力、人才保留率、人才活力三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估。今年的评选中,青岛与北京市大兴区、成都市、南京市等城市一同获奖。
近年来,青岛深入实施“人才强青”计划,不断完善人才政策体系。2022年,青岛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实施新时代“人才强青”计划的意见》,实施人才基数倍增、顶尖人才聚集、青年人才招引等10项子计划,出台40项支持政策,构建了完备的政策体系。
2024年,青岛出台《青年人才集聚三年行动计划》,聚焦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人才,拓宽招引渠道,激发创业活力,强化安居保障。据统计,今年全市引进集聚各类人才24.48万人,比去年同期增长0.95%;引进集聚首次来青青年人才17.05万人,创历年新高。
“四链”融合,人才“雁阵”筑起产业“矩阵”
面对新兴产业发展和未来产业布局带来的挑战,青岛探索构建以人才链为总牵引,优化教育链、激活创新链、服务产业链的“四链”融合发展新生态。
探索人才“共引共享”:出台《青岛市共引共享人才实施办法(试行)》,支持高校院所与重点企业合作,招引的人才直接派驻企业一线,产出的成果直接在企业转化。目前,已征集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等高校院所的人才需求28人,与海尔集团、双星集团等15家企业合作,聘用共引共享人才20余人。
构建“以链引才”模式:出台《关于支持重点产业领域企业专业人才发展的政策措施》,面向重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遴选出70家市级产才融合项目,赋予其自主荐才权、按薪定才权,对其引进的产业高端人才给予薪酬补贴、猎聘补贴等支持。
加强校企协同技术攻关:支持科技领军企业联合高校院所,组建一批创新联合体,每年实施100项行业共性技术攻关项目。2022年以来先后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金属所等24所高校院所合作,建成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青岛)等共建载体30家,集聚技术攻关人才千余人。
拴心留才,青年人才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
青年人才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城市发展的潜力所在。青岛通过一系列政策和服务,为青年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
突出政策引领:实施“青年人才集聚三年行动计划”,力争到2026年,新引进青年人才45万人以上。创新出台“十百千万”博士后聚青创新创业三年行动计划,累计发放博士后各类资助2.2亿元,同比增长16%。
拓宽招引渠道:通过“青岗优聘”发布机制,推出面向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领域的优质岗位8700余个。实施就业见习万岗募集计划,累计认定研究生实习基地228家,征集用人单位实习岗位4800余个。
保障安居乐业:建设青年人才社区,打造低价格、高品质的租赁型人才住房。推出青年人才购房券新政,对符合条件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分别按照10万元、5万元标准发放购房券。
青岛打造青年人才社区,为来青就业青年人才提供低价格、高品质、功能齐全的租赁型人才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