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利华中学物理组:精细学程设计,提升教学效能
科利华中学物理组:精细学程设计,提升教学效能
2024年12月17日上午,南京科利华中学物理组开展了一场主题为《精细学程设计,提升教学效能》的组级研修活动。此次活动以物理组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如何构建"学·做"结合的物理课堂,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八年级组教学分享
八年级组的四位青年教师围绕《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这一课题进行了分享与交流。周翔宇老师与叶志成老师通过将生活中的物态变化引入课堂,运用模像式视觉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郭厚露老师和潘雅洁老师则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二十四节气入手,将文化元素与物理知识相结合,丰富了课程设计。四位教师均设计了自制实验器材,并结合温度传感器进行数据分析,使教学内容紧跟科技发展步伐。
九年级组教学分享
九年级组的三位青年教师以《变阻器》为题展开教学设计分享。陶兆禾老师与秦梦莹老师通过改进滑动变阻器的实验装置,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电阻变化,培养其物理思维。史甜甜老师则从生活实例出发,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三位教师都精心设计了实验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研讨与建议
随后,物理组的资深教师们对青年教师的教学设计进行了点评与建议。孙九林老师强调,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取决于学生是否真正参与其中。胡敏老师建议教师应善于利用身边资源,设计简单实用的物理实验,促进学生的创造性学习。纪甜甜老师则强调实验创新在"学程"设计中的重要性。
许倩老师鼓励青年教师在面对教学挑战时,通过备课和磨课过程中的交流讨论,培养问题解决能力。钮佳老师指出,教学创意不仅能增加课堂趣味性,更是响应新课标中关于"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要求。顾永清老师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提升教学效能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解难点知识。
组长总结
邵加民组长对本次研修活动进行了总结。他肯定了八年级教师在设计活动中充分考虑学生特点,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九年级教师则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设计,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体验科学乐趣。同时,他也对青年教师提出了建议:在AI赋能教学的背景下,要优化师生对话,设计更多贴近学生认知水平的高阶思维问题,关注课堂生成,给予学生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
领导寄语
最后,诸谦书记对物理组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其课题选择恰当,活动设计合理,贴近生活实际,能够有效开拓学生思维。同时,他也对未来的物理教学提出了期望,强调要始终围绕"学为中心"的理念,优化"学·做"课堂的设计,真正做到"研判学情,依情而教",不断提升物理课堂教学的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