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京医院的“健康管家”:医患助理如何改变就医体验
西京医院的“健康管家”:医患助理如何改变就医体验
在西安新城区长乐西路127号的西京医院,有一群特殊的“健康管家”——医患助理,他们正在悄然改变着患者的就医体验。
从“迷茫”到“安心”:医患助理的日常
“从患者选择日间手术的那一刻起,就由医患助理全程接管。”西京医院日间手术医患助理负责人高博欣介绍道。医患助理的服务周期通常为1个月,涵盖预约登记、宣教排程、术后5次随访等全方位服务。截至2024年12月,西京医院医患助理已累计服务日间手术患者14719人。
在日间手术中心,24小时内完成手术的高效模式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医生需要快速掌握所有待手术患者的情况,而患者则常常对就医流程感到困惑。面对这种“双盲状态”,西京医院日间手术中心主任刘小南于2015年创新性地提出了“医患助理”的概念。
医患助理需要兼具医生助理、护士、个案管理师、医务社工、医院志愿者等多种角色的能力。他们不仅要协助患者完成术前检查、手术评估,还要负责医保政策解读、交通出行安排等非医疗事务,真正成为医患之间的沟通桥梁。
“BRIDGES”工作内涵:医患助理的服务密码
西京医院的医患助理服务并非简单的陪诊,而是形成了一套完整的“BRIDGES工作内涵”。这7个工作内容涵盖了从建立联系到日程安排的全流程管理:
- 建立联系(Bridge-building):通过医患沟通微信群等方式,指导患者完善术前检查,构建患者与医疗组的交流平台。
- 登记推荐(Registration):优化患者术前检查顺序,解读医疗保险政策,记录异常结果并与专科医生沟通。
- 干预措施(Interventions):联系并指导麻醉评估,安排不同专科就诊,指导术前用药,制定应急预案。
- 医患需求(Demands):合理预约手术时间,协调医生、患者及陪员的个体化要求。
- 全程指导(Guidance):解答围手术期的医疗和病情信息,必要时与医生沟通,进行个体化宣教。
- 系列评估(Evaluation):术前、术中、术后全程评估患者身体状况,确保康复顺利。
- 日程安排(Schedule-arrangement):从手术时间到术后随访,制定详细的日程计划。
从“80岁老夫妻”到“零医患矛盾”:医患助理的温情故事
在近期的服务案例中,一对80岁的老夫妻让高博欣印象深刻。老夫妻来医院那天本该做检查,却误以为是直接住院手术,背着一大袋行李来到医院。由于没有智能手机,医患助理们担心他们无法及时接收电话通知,便将每一个时间节点、注意事项都详细写在纸上,并反复核对,以免他们多次往返医院。
更令人感动的是,一些外地患者甚至将银行卡、医保卡交给医患助理,请他们帮忙办理出院、结算等手续。“从事医患助理以来,我们从没有碰到过医患矛盾,他们对我们的信任甚至要超出普通朋友关系。”高博欣感慨道。
创新服务模式:从日间手术到全科推广
西京医院的医患助理服务虽然起源于日间手术的需求,但其价值远不止于此。这种服务模式有效解决了医患沟通不足的问题,通过专业、细致的服务,不仅提升了患者的就医体验,也减轻了医生的沟通负担。
在刘小南主任看来,医患助理的模式完全可以推广到所有临床科室。这种以患者为中心的全病程管理模式,正在为更多患者提供安全、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医疗服务也在不断创新。西京医院的医患助理服务,正是这种创新精神的生动体现。它不仅优化了患者的就医体验,更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