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药食同源】利水消肿,解毒排脓之“赤小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药食同源】利水消肿,解毒排脓之“赤小豆”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whszyy.cn/article/Tender7108/17363.html

赤小豆,作为传统中药材之一,不仅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还具有显著的药用价值。它性平味甘酸,归心、小肠经,具有利水消肿、解毒排脓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水肿胀满、脚气浮肿、黄疸尿赤等症状。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赤小豆的多种功效及实用的食疗方。

赤小豆,豆科植物赤小豆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季果实成熟而未开裂时拔取全株,打下种子,晒干。

赤小豆性平,味甘、酸,归心、小肠经。能利水消肿,解毒排脓。用于水肿胀满,脚气浮肿,黄疽尿赤,风湿热痹,痈肿疮毒,肠痈腹痛等。

《神农本草经》记载:赤小豆“主下水,排痈肿脓血。”

《本草经集注》记载:赤小豆“味甘酸,平温,无毒,主寒热,热中消渴止泄,利小便,吐逆,卒澼,下胀满。”

《雷公炮制药性解》记载:赤小豆“味甘酸,性平,无毒,入心经,主消热毒,排痈肿,解烦热,补血脉,止泄泻,下水气,利小便,除大便血,解小麦毒。”

《药性论》记载:赤小豆“消热毒痈肿,散恶血、不尽、烦满。治水肿皮肌胀满;捣薄涂痈肿上;主小儿急黄、烂疮,取汁令洗之;能令人美食;末与鸡子白调涂热毒痈肿;通气,健脾胃。”

《本草纲目》记载:赤小豆“辟温疫,治产难,下胞衣,通乳汁。”

《日华子本草》记载: 赤小豆“治烦,解热毒,排脓,补血脉。”

《食疗本草》记载:赤小豆“甚治脚气及大腹水肿,散气,去关节烦热,令人心孔开,止小便数。”

赤小豆红枣粥

1.赤小豆100g、红枣10个、花生50g。

2.洗净浸泡2小时,加水大火烧开,小火煮60分钟,饮汤食赤小豆、花生、大枣。

功效:健脾利水,适用于脾虚水肿,面色萎黄虚浮,全身乏力,四肢浮肿等。

赤小豆鲤鱼汤(《外台秘要》)

1.赤小豆100g,鲤鱼一条(500g左右),姜1块,盐适量。

2.鲤鱼洗净,热锅倒两汤匙油,放鲤鱼和姜片,中小火两面煎至微黄。

3.赤小豆用清水泡2小时,加适量的清水用大火煮沸。加入鲤鱼,小火煲至赤小豆烂透为止。加入适量的盐调味即可。

功效:健脾益肾,利尿消肿。适用于脾气亏虚,水湿泛滥所致的水肿等。

赤小豆芡实薏米茶

1.赤小豆30g、芡实15g、薏米15g。

2.赤小豆、芡实浸泡2个小时,薏米炒至金黄。

3.将赤小豆、芡实、薏仁放入锅中,加入冷水,水开后再煮15分钟,关火焖15分钟即可饮用。

功效:健脾祛湿、利水消肿。

赤小豆古籍经验方:

1.治水肿坐卧不得,头面身体悉肿:桑枝烧灰、淋汁,煮赤小豆空心食令饱,饥即食尽,不得吃饭。(《梅师集验方》)

2.治脚气:赤小豆五合,葫一头,生姜一分(并破碎),商陆根一条(切)。同水煮,豆烂汤成,适寒温,去葫等,细嚼豆,空腹食之,旋旋啜汁令尽。(《本草图经》)

3.治肠痔大便常血:小豆一升,苦酒五升,煮豆熟,出干,复纳清酒中,候酒尽止,末。酒服方寸匕,日三度。(《肘后方》)

4.治湿热气滞瘀凝所致大小肠痈:赤小豆、薏苡仁、防己、甘草,煎汤服。(《疡科捷径》赤豆薏苡汤)

5.治腮颊热肿:赤小豆末和蜜涂之,或加芙蓉叶末。(《纲目》)

6.治妇人催奶:赤小豆酒研,温服,以滓敷之。(《妇人良方补遗》)

赤小豆食用注意事项:

1.阴虚津伤者慎用,过量服用则渗利伤津。

2.小便清长者禁食。

3.久食赤小豆耗损人体元气津液,故不能长期大量食用。

4.不宜与羊肚、羊肉等同服。

本文原文来自武汉市中医院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