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商银行被罚367万后,下半年如何逆袭?
苏商银行被罚367万后,下半年如何逆袭?
近日,苏商银行因7项违规行为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江苏监管局开出367万元的罚单,这是该行自2017年成立以来收到的最大罚单。此次处罚不仅暴露出苏商银行在内控合规方面的漏洞,也引发了公众对其经营状况的担忧。
上半年经营困境:资产规模增长乏力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末,苏商银行资产余额为1211.47亿元,较年初仅增长3.13%。这一增速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显示出该行在资产规模扩张方面遇到瓶颈。
更令人担忧的是,苏商银行的普惠小微贷款规模出现明显收缩。截至2023年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为193.19亿元,较年初减少14.6%。而从利润表现来看,2023年苏商银行净利润增幅仅为4.56%,较前两年大幅下滑,显示出盈利能力减弱的迹象。
下半年业务策略:五大领域齐发力
面对经营困境,苏商银行迅速调整策略,计划通过深耕“五篇大文章”来实现业务突破。
普惠金融:下沉服务,润泽小微实体经济
苏商银行将重点发展普惠金融,通过产品创新和服务优化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截至2023年末,该行普惠小微贷款在贷户数达到30.01万户,户均贷款不足10万元,显示出较强的普惠金融服务能力。
数字金融:科技赋能,创新引领银行转型
作为江苏省首家数字银行,苏商银行持续加大数字技术研发投入。截至2024年9月末,该行已累计申请专利299件,授权专利127件,知识产权申请量连续多年位居江苏全省法人金融机构前列。
科技金融:精准对接,助力产业创新升级
苏商银行积极服务科技创新企业,已累计服务各类科创型企业2400余户,提供信贷额度超过110亿元。针对“专精特新”企业,该行推出“扬帆远航”计划,根据企业不同发展阶段提供定制化金融服务。
绿色金融:践行理念,守护生态经济发展
该行高度重视绿色金融工作,不断完善ESG治理架构,将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理念融入到银行的战略规划、业务流程和风险管理等各个环节。凭借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卓越表现,苏商银行荣获江苏省绿色金融“十大杰出机构”称号。
养老金融:科技助力,提升服务便利水平
苏商银行充分发挥数字银行优势,99%的业务实现了在线办理,为老年客户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时,该行积极加强适老化服务建设,针对老年客户的特点和需求,优化线上服务界面,简化操作流程,推出大字版、语音版等服务模式,方便老年客户使用手机银行等线上渠道办理业务。
逆袭之路:内控与创新双轮驱动
参考浙商银行和恒丰银行的经验,苏商银行要实现逆袭,需要在加强内控管理和业务创新两个方面同时发力。
一方面,苏商银行需要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加强风险管理,避免再次出现违规行为。同时,该行应积极补充资本充足率,为业务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另一方面,苏商银行应继续推进数字化转型,利用科技优势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特别是在普惠金融和科技金融领域,通过精准对接客户需求,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
展望未来:地方金融主力军的担当
作为江苏省内的重要法人金融机构,苏商银行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此次整改和战略调整,苏商银行有望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的金融支持。
然而,苏商银行仍面临诸多挑战。如何在严监管环境下保持稳健经营,如何在激烈竞争中找到差异化发展路径,如何平衡业务扩张与风险控制,这些都是该行需要持续关注和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