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贤引领共富新模式:宁波镇海的乡村振兴实践
新乡贤引领共富新模式:宁波镇海的乡村振兴实践
在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一场由新乡贤引领的乡村振兴实践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通过实施“同心共富·振兴乡村”六个一行动,镇海区创新性地将新乡贤资源融入乡村治理和经济发展,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共富之路。
“六个一行动”:构建乡村振兴新格局
2023年伊始,镇海区委统战部发布“同心共富·振兴乡村”行动计划,以结对共建形式开展六大行动:精神引领、产业发展、乡村美化、文化繁荣、乡贤凝聚和爱心助富。这一创新举措旨在凝聚统战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在澥浦镇沿山村,由农工党市委会和镇海区共同打造的农业合作创新基地正式挂牌。该基地依托农工党“生态环境”界别优势,引入浙江省农科院的人才和技术资源,为农民提供专业培训和指导。基地的成功运营不仅提升了区域农业现代化水平,还辐射带动了南岚湾精品水果番茄产业园等农业示范区建设。
新乡贤: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在镇海区的乡村振兴实践中,新乡贤群体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不仅参与基层治理,还积极投身产业发展和文化建设,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在九龙湖镇,40余名新乡贤加入顾问队伍,累计收集意见建议400余条,调解邻里纠纷和社会矛盾80余件。新乡贤蒋凌云创办开心家庭农场,定期开设四季田园课堂,传授科学种植技术,并收购优质农产品,帮助农民增收。
汶溪村的新乡贤潘安回村担任村党委书记后,带领村民打造全域旅游示范点,引资400万元建设草坪公园。通过举办艺术节等活动,成功带动周边农家乐和民宿经营,日均营业额提升超过30%。
新乡贤竺懂则带来了现代农业技术。他在九龙湖镇推广数字化灌溉系统,并创新实施“稻虾共生”模式。这种新模式不仅提高了稻米品质,还实现了每亩收入从1000元到1万元的跨越式增长。
文化繁荣:乡村振兴的灵魂工程
新乡贤不仅在经济领域发挥作用,还积极投身乡村文化建设。红牡丹书画国际交流社创始人姜红升在镇海区开展各类文化活动,组织中外文化公益交流200余场,开设“海伦娜乡村国际课堂”46期,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在九龙湖村,新乡贤陈月波和蒋凌云创立了“横溪农家乐”直播中心,通过直播带货为周边农家乐和农户开辟新的销售渠道。这一创新举措不仅带动了300余名村民增收,还有效提升了农产品的市场知名度。
创新机制:保障乡贤作用持续发挥
为了确保新乡贤作用的持续发挥,镇海区建立了完善的乡贤工作机制。通过开展“乡贤人才回归、统战人才下沉、本土人才培养”三大行动,镇海区积极实施“乡贤回归、振兴家乡”工程。目前,全区已吸引在外乡贤创建产业发展项目30余个,解决就业2000余人。
庄市街道还创新推出了“订单式”乡贤服务模式。村民可以通过“下单”的方式提出实际需求,乡贤则通过“上课培训”“上门指导”等形式提供针对性服务,这种模式大大提升了乡贤服务的精准性和实效性。
展望未来:共绘乡村振兴新图景
镇海区的新乡贤模式正在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通过政府引导、乡贤参与和群众受益的良性互动,这一模式不仅有效解决了乡村振兴中的人才短缺问题,还为乡村治理和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未来,随着更多新乡贤的加入和更多创新举措的实施,镇海区的乡村振兴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这种由新乡贤引领的共富新模式,不仅为镇海区的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