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安史之乱下的《将进酒》:李白如何抒发悲愤?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安史之乱下的《将进酒》:李白如何抒发悲愤?

引用
百度
12
来源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E%89%E5%8F%B2%E4%B9%8B%E4%B9%B1%E4%B8%8E%E4%B8%89%E5%A4%A7%E8%AF%97%E4%BA%BA%E7%A0%94%E7%A9%B6/7242745
2.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5%94%E4%BA%A1%E9%81%93%E4%B8%AD%E4%BA%94%E9%A6%96/8304191
3.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E%89%E5%8F%B2%E4%B9%8B%E4%B9%B1/131840
4.
https://www.huxiu.com/article/1893085.html
5.
https://www.163.com/dy/article/DJCRR8AT0523VC1P.html
6.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0%86%E8%BF%9B%E9%85%92/5312
7.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8088103
8.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60020584
9.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E%89%E5%8F%B2%E4%B9%8B%E4%BA%82
10.
https://m.gushiwen.cn/shiwenv_ee16df5673bc.aspx
11.
https://www.e-chinaedu.cn/html/gaokao/2023/03-14/c_95423.shtml
12.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0%86%E8%BF%9B%E9%85%92

安史之乱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二月,这场持续近八年的战乱不仅改变了唐朝的命运,也深刻影响了李白的人生轨迹和诗歌创作。在这一历史背景下,李白创作了脍炙人口的《将进酒》,这首诗不仅是他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折射出一个时代的动荡与悲愤。

01

安史之乱与李白的流离失所

安史之乱爆发时,李白正在梁宋一带游历。战乱的爆发迫使他开始了长达数年的流亡生活。据李利民《安史之乱与三大诗人研究》记载,李白先是避地剡中,后又隐居庐山。这一时期,李白的行踪充满了不确定性,他在《流夜郎半道承恩放还兼欣克复之美书怀示息秀才》中写道:“天子巡剑阁,储皇守扶风。扬袂正北辰,开襟揽群雄。”这反映了他在战乱中的无奈与迷茫。

02

《将进酒》的创作背景

《将进酒》创作于天宝十一载(752年),是李白天宝年间离京后与友人岑勋、元丹丘相聚时所作。此时的李白正处于人生低谷,仕途失意,理想受挫。诗中“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豪迈,正是他在失意中寻求慰藉的体现。

03

诗句解读与情感分析

《将进酒》开篇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起势,用黄河之水象征时光流逝,暗含对人生短暂的感慨。接着,“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时光易逝的悲凉感。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表面上是劝人及时行乐,实则反映了李白在理想破灭后的无奈与苦闷。“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则展现了李白的自信与豪迈,但这种自信中又透着深深的无奈。

04

对比分析:从《奔亡道中五首》看李白的悲愤

与《将进酒》同期创作的《奔亡道中五首》则更直接地反映了安史之乱给李白带来的冲击。在《奔亡道中五首》中,李白写道:“函谷如玉关,几时可生还?洛阳为易水,嵩岳是燕山。”这几句诗描绘了中原沦陷后的荒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深深思念和对战乱的痛恨。

相比之下,《将进酒》中的悲愤显得更为隐晦。李白通过豪迈的语言和夸张的意象,将内心的痛苦转化为一种超脱的境界。这种看似洒脱实则悲愤的情感表达,正是李白在安史之乱时期复杂心境的体现。

05

总结:李白的悲愤与超越

安史之乱不仅改变了李白的人生轨迹,也深刻影响了他的诗歌创作。在《将进酒》中,李白通过豪迈奔放的语言,既抒发了个人的失意与悲愤,也反映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这种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相结合的创作手法,使得《将进酒》成为李白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也是理解安史之乱时期李白心境的重要窗口。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