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格兰尼库斯之战—亚历山大大帝对东征波斯的第一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格兰尼库斯之战—亚历山大大帝对东征波斯的第一战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26897574_120922448

《格拉尼库斯河战役》,夏尔-勒布伦,1665 年

卢浮宫博物馆,维基共享资源

公元前 334 年 5 月的格拉尼库斯河战役是亚历山大大帝与波斯帝国之间三场主要战役中的第一场。这场战役发生在小亚细亚西北部,靠近特洛伊城遗址,亚历山大就是在这里击败了小亚细亚波斯王的军队,其中包括罗得岛的门农率领的大批希腊雇佣军。


格拉尼库斯战役的地点/维基共享资源

战役发生在阿比多斯通往达西里姆(今土耳其埃尔吉利附近)的路上,格拉尼库斯河(今比加恰耶)的渡口处。

历史背景

马其顿的菲利普死后,他新征服的许多领土都想利用这位年轻国王的弱点。这些国家包括伊利里亚人、色雷斯人和希腊南部的一些城邦。亚历山大必须在远征波斯之前证明自己的统治实力,他镇压了希腊国内和北方部落的几次叛乱。在马其顿进行了广泛的规划后,亚历山大开始准备他的下一次重大征服:入侵亚洲。

在离开马其顿之前,亚历山大任命其父经验丰富的将军安提帕特为摄政王,在他不在的时候,留给他 9000 名步兵和 1500 名骑兵,以维持对马其顿在欧洲的控制。公元前 334 年春,亚历山大率领 2,600 名骑兵,从马其顿向赫勒斯蓬进军 20 天,前往亚洲与帕梅尼翁会合。

波斯军队的部署

在亚历山大和他的军队到达赫勒斯滂之前,波斯各省省长和当时在波斯掌权的其他人将 10 到 20,000 名骑兵和 5 到 20,000 名步兵集结到泽雷阿城。 [8][4]梅姆农是波斯人雇佣的一名高级希腊雇佣兵,他建议波斯人在亚历山大必须经过的土地上大肆破坏,剥夺亚历山大军队的食物和补给。

波斯人有两个主要目标:第一,他们试图在亚历山大继续向内陆前进之前,将亚历山大逼向他们选择的阵地;第二,波斯人希望能够占据一个防御位置,将亚历山大的步兵优势降到最低。

波斯人希望亚历山大的军队不能保持队形,这将严重削弱其战斗力,因为保持希腊人通常使用的紧密和相互支持的队形是他们战略的核心。[8]亚历山大在赫勒斯滂渡河进入亚洲后,向北回师 100 公里,与波斯军队会战。

战役

根据亚历山大的传记作者阿里安的记载,亚历山大的军队于 5 月 3 日在阿比多斯与波斯军队相遇。亚历山大的副手帕梅尼翁建议渡河逆流而上,第二天黎明时发动进攻,但亚历山大立即发动了进攻。这一战术打了波斯人一个措手不及。马其顿的阵型是重装方阵居中,骑兵分列两侧。亚历山大和同伴们在右翼。波斯人预计主要攻击将来自亚历山大的阵地,因此将部队从中间调到了右翼。


在格拉尼库斯战役中从背后攻击亚历山大的阿契美尼德的吕底亚俘虏斯皮特里达茨。查尔斯-勒布伦(Charles le Brun)(细节),1665 年/卢浮宫博物馆,维基共享资源

战斗开始时,马其顿左翼的骑兵和轻步兵从战线的帕梅尼翁一侧发起佯攻。[9]波斯人重兵增援该侧,佯攻被击退,但就在此时,亚历山大率领马队同伴发起了经典的楔形冲锋,直捣波斯阵线中央。波斯人以一队骑马的贵族进行反冲锋,据记载,在混战中,亚历山大本人或他的保镖杀死了数名波斯高级贵族,但亚历山大被波斯贵族罗伊萨克斯(Rhoisakes)一斧击晕。第二个名叫斯皮特里达茨的波斯贵族试图趁亚历山大还在后退时从背后袭击他,但他自己也被黑衣人克里图斯杀死,克里图斯砍断了他伸出的手臂。亚历山大很快恢复过来。

最终,马其顿骑兵战胜了波斯骑兵,这得益于他们的长矛在近战中优于波斯标枪[10],以及他们中队中轻装步兵的紧密支援[11]。希腊骑兵随后转向左侧,开始卷起波斯骑兵,波斯骑兵在全面推进后与马其顿防线左侧交战。战线上刚刚空出的地方出现了一个缺口,马其顿步兵冲了过去,与后方素质低下的波斯步兵交战。马其顿方阵随后攻击希腊雇佣军。他们的许多首领已经战死,步兵溃不成军,波斯骑兵的两翼见中军崩溃,纷纷后撤。步兵也溃败了,许多人在逃跑时被砍倒。

希腊人的伤亡总数在 300 到 400 人之间。波斯人大约有 1,000 名骑兵和 3,000 名步兵阵亡,其中大部分是在溃逃中丧生。骑兵撤退后,为波斯人作战的罗得岛门龙指挥的希腊雇佣军被遗弃。他们试图与亚历山大媾和,但没有成功。结果,亚历山大在战后下令奴役这些雇佣兵。在 18000 名希腊雇佣兵中,一半被杀,8000 人被奴役并送回马其顿。据说,亚历山大因害怕瘟疫而奴役了绝大多数雇佣兵。[6]

此外,亚历山大还将 300 件波斯盔甲送到雅典的帕台农神庙,作为献给雅典娜的祭品,并附有这样的碑文: "菲利浦之子亚历山大和希腊人,除了拉塞戴蒙人,从居住在亚洲的野蛮人那里"。("Ἀλέξανδρος Φιλίππου καὶ οἱ Ἕλληνες, πλὴν Λακεδαιμονίων、 τῶν βαρβάρων τῶν τὴν Ἀσίαν κατοικούντων"-"Alexandros Philippou kai hoi Hellēnes plēn Lakedaimoniōn apo tōn barbarōn tōn tēn Asian katoikountōn")。


穿越格拉尼克斯,查尔斯-勒布伦,1672 年/盖蒂研究所,维基共享资源

狄奥多鲁斯-西库罗斯(Diodorus Siculus)直接驳斥了关于这场战役的记载,他说:"当亚历山大得知波斯军队集结时,他迅速前进,在敌人对面安营扎寨,使格拉尼库斯河在双方营地之间流淌。波斯人居高临下,没有采取任何行动,他们打算在亚历山大渡河时向敌人发起攻击,因为他们认为当马其顿方阵被分割时,他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取得胜利。

但亚历山大在黎明时分大胆地率领他的军队渡河,并在他们能够阻止他之前就部署好了。作为回报,他们将大批骑兵部署在马其顿人的前沿,因为他们已经决定用这些骑兵压制马其顿人。

罗得岛的门农和亚尔萨梅内斯(Arsamenes)元老各自率领自己的骑兵把守左翼;亚尔萨提斯(Arsites)元老率领来自巴普拉戈尼亚(Paphlagonia)的骑兵驻扎在左翼;然后是爱奥尼亚(Ionia)的斯比斯罗贝茨(Spithrobates)元老率领希尔卡尼亚(Hyrcanian)骑兵。

右翼由一千名玛代人和两千名骑兵组成,其中有雷奥米特雷斯人以及人数相仿的巴克特里亚人。其他国家的骑兵占据了中央,他们人数众多,而且都是英勇善战的精锐。骑兵总数超过一万。波斯步兵不少于十万人,但他们驻扎在阵线后方,没有前进,因为骑兵被认为足以击溃马其顿人。"[12] 阿里亚和迪奥多罗斯关于格拉尼克斯战役的记载无法调和,因此历史学家通常更倾向于阿里亚的记载,尽管一些修正主义者试图调和这两种记载。

修正主义观点


亚历山大大帝在格拉尼库斯与波斯人作战。Cornelis Troost,1737 年 / Rijksmuseum Twenthe,维基共享资源

历史学家彼得-格林(Peter Green)在 1974 年出版的《马其顿的亚历山大》一书中提出了一种调和狄奥多鲁斯和阿里亚陈述的方法。根据格林的解释,河岸由步兵而非骑兵把守,亚历山大的部队在最初的渡河尝试中损失惨重,被迫撤退。

随后,亚历山大勉强接受了帕梅尼翁的建议,连夜在一个无人争夺的地点渡河,并于第二天黎明时分展开战斗。波斯军队匆忙赶往亚历山大渡河的地点,骑兵先于速度较慢的步兵到达战斗现场,然后战斗基本按照阿里安和普鲁塔克的描述继续进行。

格林认为亚历山大后来掩盖了他最初失败的渡河行动,从而解释了他的描述与古代资料之间的差异。格林用了整整一个附录来支持他的解释,认为出于政治原因,亚历山大不能承认哪怕是暂时的失败。因此,亚历山大的宣传家们用一次非常英勇的(荷马史诗式的)冲锋来掩盖最初的失败,冲向了现在已经部署好的敌人。格林在 2012 年再版序言中指出 格林在 2012 年再版的序言中指出:"根据目前的证据,这一理论仍然站不住脚,这一矛盾也无法解释"[13]。

结果

战役即将结束时,亚历山大埋葬了波斯指挥官和在敌方阵亡的希腊雇佣兵。[14]他还把 300 套波斯盔甲送到雅典,挂在雅典卫城,作为对雅典娜的献祭,并下令在这些盔甲上刻上这样的碑文,以表明在他统一的希腊军队中没有斯巴达人: "菲利浦之子亚历山大和除拉塞多尼亚人之外的所有希腊人,将从居住在亚洲的蛮族人手中夺取的战利品献给雅典娜"[15]。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