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推荐:用共情思维化解职场冲突
哈佛推荐:用共情思维化解职场冲突
根据哈佛商学院研究,共情思维是化解职场冲突的最佳方式。在职场中,同事之间会因为工作产生冲突,上下级因为任务完成不佳产生冲突,部门之间因为配合不畅产生冲突。要如何轻松化解矛盾冲突?共情思维是关键。
从一个职场冲突案例看共情思维的重要性
小白是公司销售部的经理,最近签了一个很大的客户,目前正在走合同流程。小白希望周五前能把合同走完,因为下一周这个客户老板要出国很久才能回来,到时候就要搁置了,小白担心夜长梦多。可是到了周四,小白发现合同还在公司的CFO那里没有审完,已经两天了。小白接连催了好几次,但是还是迟迟没有拿到合同。于是火气就上来了,就冲到财务部门,大吵了一番。最后弄得不可开交,公司的高层出来调节。最终发现合同的延误原因是公司的财务部发现这个合同里有一些付款上的风险,正在和法务沟通调整中。
这样的冲突在职场中很常见,同事之间会因为工作产生冲突,上下级因为任务完成不佳产生冲突,部门之间因为配合不畅产生冲突。组织当中存在冲突不可避免,这些冲突中有些是消极的,有些是积极的。但是,我们如何去避免这样的无谓冲突呢?
什么是共情思维?
共情思维的定义是这样描述的:共情是指站在别人的立场,凭直觉感知他人的感受,用他人的眼光来看待问题,以此来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经常在职场中听到的一句话“你能不能站在我的角度考虑一下啊”,就是共情思维的体现。用一句古代的词来形象描述,共情就是“与我心有戚戚焉”。
从上面这个例子来看,销售和财务有着不同的立场,销售的立场是快签单,而财务的立场是控制风险。正是因为大家都是从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缺乏共情,因此争执在所难免。如果这个时候,两个部门的人从公司整体角度出发,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尽快拿下客户,彼此都去考虑对方的立场,进行沟通协商。那么,这样一场冲突也许会化解。这就是共情的价值,共情思维是推进工作的润滑剂。
如何培养共情思维?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专家Elliot博士提出以下建议:
把焦点放在对方关注的利益与需求上。你一定要意识到什么对于对方是有价值的,对方更在意或在乎什么。就像前面,财务部门首要关注的是风险,而非收益。
要深入了解和采用他人的价值观,价值观一致,才有达成一致的可能。想要有同理心,你就要为对方的处境感到“心疼”。在这里,你不只是处理事实,你也是在评估这些事实对于对方意味着什么。
暂时放下你的评判的论调,不要只是为了解决问题。如果你面对方的时候一心只想解决问题,你就不会和他共同感受到问题的真正或主观的感受。你会错过和他产生同理心的机会。
要学会聆听对方。
可以适当披露自己,让对方感知到你也在敞开心扉。
通过对以上几点的不断练习,相信你可以成为一个拥有很强共情思维的人。
但是,在运用共情思维的时候,要注意,共情不是同情。不是向对方表达你的怜悯,仅把对方当做弱者来关怀和安慰。这样就不是我们所谓的共情思维了,也自然达不到解决冲突的目的。
希望你思考一下,在你的平时工作中,有没有遇到过一些冲突,有哪些冲突如果你用了共情思维的方式来解决,是不是可以有所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