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白云站:亚洲最大枢纽开启“高铁进城”新纪元
广州白云站:亚洲最大枢纽开启“高铁进城”新纪元
12月26日,随着首趟列车缓缓驶出,广州白云站正式投入运营。这座被誉为“南粤木棉”的特大型综合交通枢纽不仅规模庞大,占地总面积相当于4个广州南站,更是广州首个按现代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建设理念打造的车站。它的建成标志着广州正式开启“高铁进城”的序幕,将极大提升市域铁路枢纽能级,促进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高铁进城”破解城市交通难题
广州白云站的建设源于对城市交通格局的深远考量。作为世界上最繁忙的火车站之一,广州南站日均客流量早已超过设计规模,节假日期间更是高达70余万人次。然而,南站远离市中心的位置让广州难以充分利用大枢纽带来的客流辐射,市民往来市中心也常面临交通拥堵的困扰。
为解决这一难题,广州规划构建了4条南站与中心城区快速连接的直达干道,使南站到中心城区的时间缩短至10-20分钟。但要真正留住枢纽“流量”,做强枢纽经济,让高铁直接开进中心城区才是更优选择。
创新设计实现站城深度融合
广州白云站的建设充分体现了“站城融合”的设计理念。站房共分7层,地上3层地下4层,形成了方便快捷、高效换乘的综合立体交通枢纽。在站房东南、东北、西南和西北方向,运营中心、长途客站、旅游大巴站场、公交站场组成“四角交通核”,构筑一体化大交通格局。旅客从周边配套场站下车后,通过衔接平台最短步行约50米即可进站候车,实现平层对接、无缝换乘。
更值得一提的是,白云站创新提出“可伸缩的车站,会呼吸的广场”理念。在高架候车厅南北两侧布置“呼吸广场”,日常作为城市多功能公共空间,春运、暑运等高峰期可扩容为临时候车场所,充分满足普速客运弹性候车需求。
多元配套带动区域发展
白云站不仅是单纯的交通枢纽,更是一座集交通枢纽、商业开发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站房四周设有城市配套设施,包括酒店、公寓、办公、商场等复合功能。这种TOD综合开发模式,不仅实现了枢纽流量的就地转化,更为区域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未来,白云站将接通6条地铁线,其中西侧两条:8号线已经开通,22号线正在建设;东侧两条,12号线和24号线均正在建设;还有两条南北走向线路横穿站房地下:佛山6号线和一条预留新线。6条地铁线路纵横交叉贯穿广州白云站站房,不管从哪个方位前往白云站都会非常方便。
引领广州铁路枢纽新格局
作为广州铁路枢纽“五主四辅”主要客站之一,白云站将逐步承接广州站和广州东站的普速列车,为其改造升级为高铁站创造条件。这标志着广州正式开启“高铁进城”的序幕,为提升市域铁路枢纽能级、促进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奠定基础。
随着白云站投入运营,广州站和广州东站的改造也已提上日程。广州站片区城市更新有限公司已成立,将采取“站、城、产、居”一体化建设模式,发挥大湾区中心站的枢纽流量价值,激活中心城区发展内生动力。
广州白云站的建成运营,不仅是一座火车站的落成,更标志着广州铁路枢纽布局的全面优化。它以创新的设计理念和前瞻性的功能定位,为广州建设世界级铁路枢纽注入了新的动力,开启了“高铁进城”的全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