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存昕新书《我和我的角色》:一位艺术家的自我剖析与艺术追求
濮存昕新书《我和我的角色》:一位艺术家的自我剖析与艺术追求
著名演员濮存昕的新书《濮存昕:我和我的角色》近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并在北京和香港等地举办新书发布会。这部自传作品以濮存昕曾经饰演过的角色为主线,不仅记录了他的演艺生涯,更展现了他对表演艺术的独特见解和感悟。
在新书中,濮存昕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观点:“我是观众的考生。”他将演员登台表演比喻为接受观众的考验,强调“考”得怎么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生命品质在这一刻是否饱满。这种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对观众的敬畏之心,贯穿了濮存昕四十多年的演艺生涯。
作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演员,濮存昕在舞台上塑造了众多令人难忘的角色。从《李白》中的诗仙李白,到《哈姆雷特》中的丹麦王子,再到《茶馆》中的常四爷,每个角色都凝聚着他对表演艺术的深刻理解。在新书中,他详细描述了自己如何塑造这些经典角色,分享了他对表演艺术的独特见解。
濮存昕认为,演员要永远追求完美,不能辜负观众。在新书发布会上,他坦言:“艺术家要心高手低,要永远永远地追求完美。”这种对艺术的执着追求,让他在舞台上始终保持着高水平的表演。
在谈到戏剧艺术与名利的关系时,濮存昕表示:“戏剧艺术是我的月,名利只是几颗星。”这种淡泊名利的态度,让他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表演艺术中,不断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
濮存昕的新书不仅是个人回忆录,更是中国当代戏剧发展的重要见证。通过这本书,读者不仅能深入了解濮存昕的艺术世界,还能感受到他对表演艺术的热爱和敬畏之心。正如他在书中所说:“这本书一切都要立足于真实。”这种真诚和坦率,让读者能够更加真实地了解这位艺术家的内心世界。
对于年轻一代的演员,濮存昕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会演戏的演员,大都是在舞台上滚过的、能说独白的演员。独白是什么?是心里话、精神表述、诗意、哲学……”这种对表演艺术本质的深刻理解,无疑将对年轻演员产生深远影响。
《濮存昕:我和我的角色》的出版,不仅是濮存昕个人艺术生涯的一次总结,更是中国当代戏剧发展的重要见证。通过这本书,读者不仅能深入了解濮存昕的艺术世界,还能感受到他对表演艺术的热爱和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