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长三角一体化新机遇:企业如何抓住红利?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长三角一体化新机遇:企业如何抓住红利?

引用
光明网
11
来源
1.
https://theory.gmw.cn/2022-08/11/content_35946838.htm
2.
https://www.ndrc.gov.cn/xwdt/ztzl/cjsjyth1/
3.
https://fzggw.zj.gov.cn/art/2024/2/7/art_1599562_58937658.html
4.
https://www.shanghai.gov.cn/nw12344/20241225/f72e631a0b324034b2cd8b9880034d60.html
5.
https://jrj.sh.gov.cn/FZGK156/20241226/4b76008844ed438e87ad649687e30273.html
6.
https://www.gzw.sh.gov.cn/shgzw_zxzx_gqdt/20231205/8eb733d370e04e8d9a6187119101fd37.html
7.
https://www.ndrc.gov.cn/wsdwhfz/202306/t20230628_1357919.html
8.
https://fzggw.zj.gov.cn/art/2025/1/15/art_1620992_58940143.html
9.
https://www.lingang.gov.cn/html/website/lg/index/news/Mediafocus/1737741733328883713.html
10.
https://www.court.gov.cn/zixun/xiangqing/400542.html
11.
https://fzggw.ah.gov.cn/public/7011/148766131.html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在政策协同、市场建设、产业合作等方面持续发力,为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从制度创新到市场拓展,从产业升级到区域协同,长三角一体化正在释放多重红利。

01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自2019年成立以来,已累计形成154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48项已面向全国复制推广。示范区在规划管理、生态保护、要素流动等方面持续创新,为企业提供了更加开放便利的投资环境。

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则在更高水平的开放中先行先试。截至2024年,临港新片区已累计形成70个全国首创性制度创新案例,重点聚焦跨境数据、跨境金融、高能级航运服务等领域。其中,国际再保险功能区登记保费规模突破100亿元,滴水湖金融湾一期即将全面建成启用,已累计注册落地企业1400余家,吸引注册资本超2100亿元人民币。

02

市场机遇加速显现

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之一,拥有庞大的市场规模和完备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区域内人才富集、科技水平高、制造业发达,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以新兴金融为例,临港新片区经过四年多的发展,金融业增加值实现倍增,本外币存贷款余额保持每年20%的增速。同时,区域内企业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实现跨区域合作,将低水平产业竞争转变为相互之间的合作,促进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深度融合与系统重构。

03

企业实践案例

上海临港集团作为长三角一体化的先行者,早在2009年就在浙江设立漕河泾开发区海宁分区,成为沪浙两地首个跨区域合作园区项目。目前,临港集团已在江苏盐城设立沪苏大丰产业联动集聚区,在江苏启动临港常熟绿洲芯城,并积极探索与湖州、太仓等地的合作,逐步形成江浙沪地区区域协同、联动发展的园区布局。

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从动工到完工仅用7个月,再次刷新了“特斯拉速度”。该项目是特斯拉在美国本土之外的第一座储能超级工厂,也是特斯拉入华十年来的又一大型投资项目,充分体现了长三角地区优越的投资环境和高效的政务服务。

04

未来展望

专家指出,长三角地区应继续发挥在开放、创新方面的资源禀赋优势,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要注重创新协同、产业集群和配套体系完善,为实体经济提质增效注入强劲动力,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的深入推进,企业将迎来更多发展机遇。从制度创新到市场拓展,从产业升级到区域协同,长三角一体化正在释放多重红利。企业应抓住这一历史机遇,积极布局,提升参与全球资源配置和竞争的能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